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的工作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新闻记者只需要负责采访、写作和编辑,而现在则需要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包括摄影、视频制作、音视频编辑等,新闻记者需要及时适应。此外,在新闻生产方式上,新闻记者需要掌握数据新闻、移动新闻等,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新的新闻线索,需要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新闻报道,否则将难以满足当代读者的信息需求。从宏观视角来看,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争仍未结束,而媒体融合则为两种媒体提出了积极方案,可利用各自媒体形态的突出优势,共同构建全新的新闻发展业态,以缓解时代更迭所产生的媒体发展危机。新闻记者应积极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通过意识转型与能力创新,主动求变,以赢得安身立命的职业空间,担起新闻采编的责任与使命,为大众呈现更加精彩的新闻作品。
一、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记者的新特点
(一)强调“融”的能力
相较于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媒体融合属于一种有效的平衡方案,它规避了两种媒体之间的过渡及激烈竞争,使媒体平台更加统一和高效。比如,传统媒体可以发挥其受众面广的优势,新媒体则可以发挥其先天的技术及渠道优势,而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在此过程中,新闻记者也需有所转变,不仅需要适应全新的媒体环境,更要从自身能力上下功夫,以构建“融”的能力为导向,改变传统单纯的新闻采编、新闻报道、新闻传播等职能,建立完善的新闻加工体系,做到一专多能。
(二)强调“辨”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冗余且复杂,但其中并不缺乏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或线索。但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新闻记者如何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挖掘,并且保证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均成为新闻记者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下,新闻记者需从自身能力抓起,准确认识媒体融合的具体意义与价值,致力于“辨”的能力跃升,即要能够在海量的复杂信息中做到精准筛选和甄别,从而有效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也将成为当代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
(三)强调“适”的能力
所谓“适”即指适应环境,在复杂多变和激烈竞争的格局下,新闻记者必须适应全新的媒体形态,积极在创新发展中求变、求新、求稳。现阶段,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下,新闻媒体所承担的职能和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均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小屏时代的新闻读者越来越依赖移动阅读和即时阅读。手机App、PC端等,也使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因此,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报道渠道的变化,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认知高度,适应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寻求更丰富的新闻采编方式,以不同的形态为新闻读者提供信息支持。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记者转型的必要性
(一)应势而起,躬身入局革新观念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网络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被应用于实践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新闻报道。特别是自媒体模式的快速兴起,让传统新闻平台的优势不断弱化。新闻记者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除了保持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持续扮演好“瞭望者”的角色,还应在面对信息时代变革的环境时,能够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体转型。新闻记者要通过改变固有的新闻采编和报道思路,打造移动化、随机化的新闻采编模式,让身边的新闻事件能够快速生产出来,并借助媒体融合的模式、平台及资源优势,抢占宝贵的新闻传播市场,或者利用网络互动功能开启新闻App交流平台,与新闻参与者一道优化新闻信息,为建设符合大众需求的新闻提供助力。
(二)顺势而为,拥抱变化“破圈”突围
在媒体融合的全新时代下,适者生存成为最直观的现实,无论是传统媒体行业还是新媒体平台,均需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才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新闻记者面对信息时代浪潮,更应抓住新闻媒体发展的特点与机遇,认清媒体融合对于新闻媒体与职业空间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新闻素养,积极从选题方向、内容策划、后期制作等方面下功夫,在复杂的新闻环境中谋求创新,以具备生存的空间和能力。新闻记者必须在新闻环境中不断求变,寻求突破,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新闻能力的蜕变。
三、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记者的转型路径
(一)培养媒体融合发展思维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促进各类新闻媒体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及介质,拓展新闻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因此,新闻记者面对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转型契机,必须从根本上了解媒体融合的本质,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依托既有的职业优势和专业能力,积极保持媒体融合发展思维力,不断钻研媒体融合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从而将其反馈于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以发挥出新闻记者的最大价值。
具体来说,新闻记者应当接触不同的新闻载体,通过分析、总结与创新,了解其媒体融合环境下的发展规律,并在传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渠道创新,更高效地挖掘新闻信息和利用新闻素材,增强自身新闻报道的连贯性和创新性,从而使新闻作品得到受众的认可,实现在新闻思维方面的转型升级。比如,新闻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要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挖掘新闻事实,并结合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快速生成不同的新闻内容,再通过不同的载体向社会呈现,从而培养良好的媒体融合习惯。这是一种思维的融合,也是一种创作的创新。
(二)加强采写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旧媒体转化的过程中,“渠道为王”与“内容为王”之间的争议不断加剧。从新闻记者的角度来说,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才是明智之举。新闻记者要利用高效的新闻传播渠道,为优质的新闻内容服务,形成二者之间互动融合的通路,从而在新闻竞争中获取优势,在高度上和深度上完成对媒体融合的“抢跑”或“领跑”。具体来说,如今的新闻受众热衷于新闻的迅捷与新颖,在人人皆媒体的背景下,新闻记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新闻的即时性,这往往考验着新闻记者的采写创新能力,即如何才能让读者爱不释手,吸引读者持续关注的兴趣。由此,新闻记者需要在媒体融合环境下加强能力提升,尤其要练好新闻采编的基本功,保持敏锐的视角,积极向有丰富经验的记者取经,向新媒体记者求教,再利用实践过程打磨相关技能,练就娴熟的新闻采写技巧,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新闻采写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能力价值。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新闻记者,面对着新标准、新内容、新高度的考验,必须紧随社会发展步伐,革新观念,拥抱变化,赢得发展。媒体融合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它能够更加适应新闻群体的实际要求,不断促进技术平台、信息渠道、新闻方式的优化。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新闻媒体形式的更迭变化,要求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要通过思维、传播方式等的转变,重塑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形象。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媒体融合视野下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2(3):175-177.
[2]谢婧.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J].采写编,2021(6):58-59.
[3]王自来.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如何转型[J].记者观察,2020(2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