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然,博物馆如何实现全面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博物馆人不断探索的新课题。新的时代,需要博物馆人守正创新、勠力同心,时刻牢记博物馆的职能和责任,牢记博物馆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基本业务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让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技术应用、新的传播方式在文物“活”起来的各项实践中,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新形势下互联网的第一个特征是大数据
各个互联网终端能够提供庞大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使用会发挥以往数据无法想象的功能。大数据的主要特点是: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对于博物馆信息网络化建设而言,大数据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进行大规模数据分析,找出规律,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从藏品信息分发到观众数据获取都可以建立多维立体的数据链,突破以往的点对点传递的局限,优化博物馆数据管理、科研管理、参观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在博物馆场景下,大数据应用需要避开大数据应用的一些劣势,比如收集成本相对较高、瞬时数据访问的速度保证、如何建立多点多维度数据源采集机制、高效的数据筛选流程和数据结构、适当通过外部验证附证绝大部分数据来源的真实性等。
2、智慧博物馆
智慧博物馆是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发展而来的。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其具体特征为: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迅速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等发展战略,博物馆也不例外。2012年4月,IBM宣布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合作,利用IBMMAXIMO资产管理软件,优化了博物馆服务、运作和管理,使卢浮宫建设成为第一个智慧博物馆。同年4月《计算机世界》对卢浮宫利用IBMMAXIMO软件变身智慧博物馆的情况作了介绍。总之,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的相继引进,国外大博物馆的智慧化探索,2012年开始我国学者提出“智慧博物馆”概念,迅速在博物馆领域展开热烈讨论。最早介绍了“智慧博物馆(I-MuseumSystem)”,也可理解为“我的博物馆”,认为智慧博物馆是一个依托于现代科技的、用户“我”(I)的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于博物馆的智能应用系统,主要剖析了智慧博物馆在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方面的实践和意义。同年论及智慧博物馆概念的还有《智慧博物馆———总说》,该文认为智慧博物馆可以有效融合实体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二者的优势,实现实体博物馆的智能化和时空延展,推动博物馆资源社会性积累,从而形成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力。2012年11月,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召开了以智慧博物馆为主题的第二届物联网应用与发展研讨会,会议宣布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并围绕物联网在博物馆展示、服务与管理以及文物保护与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有力促进了国家层面的智慧博物馆实践和研究。
3、对博物馆大数据应用与实践的思考及建议
3.1转变对待数据的思路,不断从专业角度学习与理解
大数据改变了传统博物馆对待数据的态度。传统博物馆运营模式当中,数据作为一种记录存在,其主要作用是佐证,使用方法有限。这并不利于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在大数据时代,博物馆应该改变这种数据的收集、运营和使用模式。第一,大数据已经被视为一种财产,其价值被认可,可以围绕大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经费、人员等新模式;第二,对大数据进行专业分析、挖掘潜力、有效使用,利用数据驱动决策,可以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利益。大数据的使用与分析并不是固定的,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博物馆专业人员不间断地从专业角度学习与理解,扩展思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与作用。
3.2重视社交媒体及互联网资源对博物馆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上存在的信息能够反映参观者最真实的想法。进入博物馆空间的新一代参观者进行自拍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博物馆交互圈。博物馆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理解观众的需要,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大数据来获得重要的业务逻辑信息,并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内容及方式。
3.3控制对大数据的期望
大数据广泛使用的今天,也有人对大数据究竟能够给博物馆带来多少收益产生质疑。尽管如今数据驱动已经成为决策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承担公益使命的文博机构来说,还是需要仔细考虑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的决策并进行取舍。例如,如果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VR或者IMAX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力大大高于传统展览,博物馆是否可以将所有的展厅改为VR体验馆或者IMAX电影院?博物馆应该立足于自身的职能,有限、有目的地使用大数据,在可行范围内进行数据驱动的决策。
3.4提升智慧管理安全性
博物馆智慧管理的实现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进行有效结合,开展智能化管理工作。但在管理执行过程中,因涉及自动化设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有可能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因此要对博物馆智慧管理的安全性加以重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分析网络请求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对于异常访问要及时进行隔离处理。对管理平台要界定权限,定期对智能设施设备与网络设施进行维护,对硬件软件设备及时升级,合理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以增强安全防护系统、提升智慧系统安全性。
3.5注重外事大数据和任务总结
外事办公室可以设置数据库,专门记录本文中所提到的各个方面的外事工作,完成统计、留档,将来可以定期分析、总结,并将结果和有益的经验分享给同事和外单位的外事工作人员,促进外事工作更高效地发展。对于外事工作者来说,做好任务总结十分必要。因为总结和回顾,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评判执行任务的过程,发现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外事工作上更快进步和提高。以上博每年陪同外宾赴外考察为例,每次结束任务后,都会就行程安排、就餐、住宿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整理,总结此次任务中的不足之处和良好的经验,让自己在每一次外事工作中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3.6智慧博物馆建设发展战略推进新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示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同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核心力量与平台,博物馆也是传播历史知识、陶冶公众社会情操的重要场所。进入新时代,博物馆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网络博物馆、掌上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尤其是在技术上具备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三大特点的智慧博物馆快速发展,通过创新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理念,对于提升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公共文化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文化消费需求意义重大。智慧博物馆是继数字博物馆概念之后,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博物馆新型形态。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推动文物与科技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路径,开展智慧博物馆项目试点工作。
3.7博物馆门票电子化与博物馆数字化
智慧博物馆可利用大数据平台计算设立电子门票系统,并对博物馆参观人员的参观流程、行为进行监测,针对个别参观人员的不当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避免文物损害。由于一些珍贵文物要予以重点保护,展出次数与展览时间均有限,建立网上数字化博物馆,可帮助群众了解馆藏信息与展览信息。通过数字化信息,还可在博物馆网站内进行虚拟展览,这样既可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与愿望,又可对珍贵文物进行有效保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博物馆应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中来,博采众长,讲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苗泽惠,宋晨旭,王野.浅谈BIM技术在博物馆运维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55-56+58.
[2]赵媛.大数据助力北京奥运博物馆藏品囊匣制作[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数字科普协会,2019:242-247.
[3]冯甲策.对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思考[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数字科普协会,2019:178-182.
[4]戴畋,李华飙.智慧博物馆新模式探索与案例分析[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数字科普协会,2019:218-223.
[5]安霞.博物馆数据监测的重要性——以故宫博物院官网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08):105-106.
[6]苏逸文.大数据背景下博物馆展览策划的分析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4):146-147.
[7]黄晓薇.大数据视野下的博物馆营销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8]何涛.大数据时代博物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41-42.
[9]王璇,邱晶钰.基于大数据的博物馆文创衍生品产业链模式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5(01):9-15.
[10]吴爱云.互联网+背景下典籍博物馆建设——以吉林省典籍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9(04):73-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