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探究
​陈丽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丽红,.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探究[J]. 气候变化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79.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运而生,我们加速步入5G时代。与此同时,气象信息化进程也不断推进,融合技术与数据挖掘,成为气象大数据服务的主要特征。在云计算大环境下,气象工作者可以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的方式对庞大气象数据进行准确快速地分析处理,并且可以通过高路径,将分析的气象数据信息快速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气象图像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极大地提高了气象服务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本文以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简述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优势,然后介绍气象大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服务和应用模式,最后探究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促进我国气象行业更好地为民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服务发展方向
DOI:10.12721/ccn.2022.157079
基金资助:

引言

我国的气象服务体系包括多项气象服务,涵盖气象科技服务、天气预报服务、专项科研、公共决策等。专业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也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气象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并根据广大用户需要,针对性地提供科学的定制服务。气象专业用户分布在不同行业,在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气象工作者提出了多样的研究课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科研和工作措施来满足不同行业的气象需要。通过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梳理可以发现,天气预报是最为普遍的需求,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是精细化、网格化的天气要素预报,也是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1.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优势

1.1大数据与气象服务

大数据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煤炭资源”,推动着行业创新变革。深入挖掘和分析大数据,才能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为我所用”的资源。气象行业数据庞大,包括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等,通过大数据对气象数据和气象事件进行分析,能够有依据地预测未来。气象大数据由气象观测系统和气象业务部门多元化的信息生成,通过信息收集和交换,能够生成专业的数据识别元素,并且能够控制气象数据产品的服务质量,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因此,将大数据与气象服务相结合十分必要,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气象大数据,能够提取出最有价值的气象信息,通过构建智能化的气象服务系统,能够创新气象服务模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1.2气象信息发布渠道拓宽

气象信息的发布关系着气象服务的出大范围,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渠道是否通畅和多元决定着公共气象服务能发真正发挥效用。海南省气象中心在每一个市县乡等行政区划单位,设立了气象信息源,建立起区域性的气象观测站,不断完善气象服务,为当地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气象中心在实时天气监测和天气信息预报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强大的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拓宽着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率。气象部门收集气象灾害等信息的技术手段更加完善,提高了气象领域的防灾防御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加强各项转移预报和气象专项服务,制作中高考、春运、节假日等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雷电、大风、暴雨、高温、伏旱等天气预警信息。气象部门利用全媒体渠道,如手机短信、天气app、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渠道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让群众能够及时接收到准确的气象预报信息。

1.3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应用

2017年底,我国正式运行了“一张网”网格化气象预报业务,这是智能网格预报技术成熟的标志。使用智能网格技术来分析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智能预报分析平台,来提供精准的气象服务,促进传统的气象站点式预报服务向网格化、格点式预报服务转变。传统的气象预报站点,主要是通过向前端页面提供当地的经纬度,然后下载服务器所反馈的本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最终形成气象预报文档,制作气象预报产品。在传统气象预报工作中,人工需要参与擦欧总全流程,十分繁琐且对专业的要求比较高,容易产生种种问题和差错,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在智能网格预报分析平台上,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来简化气象数据分析的操作流程,逐步取代传统的气象预报员,避免人工操作的食物,并且大幅度提高气象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效率。

1.4开展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大活动的举行频次不断增加,活动的规模和质量也日益增强,并且呈现出大型化和室外化的特点。大型活动对民众的吸引力较高,往往会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在室外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因此气象中心依据把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纳入到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这也是提升气象部门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开展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当地气象部门会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对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提供24小时至72小时的滚动天气预报,从而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

2.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发展方向

2.1数据挖掘技术的实际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是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在海量数据信息中迅速锁定目标,能够将不完全信息、异质信息转化为特别标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处理气象预警信息,得出准确结论。半结构化气象信息对于时刻处在变化中的气候信息十分有利,能够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数据挖掘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气象数据处理,可以将海量的气象数据迅速整合,在利用大数据处理器将数据分门别类整理成清晰的数据组,这些数据组对于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有助于工作人员迅速识别个体信息,更加科学合理。此外,挖掘技术具有共享特征,气象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可以供应统一数据,方便气象人员更好地分析天气变化。

2.2气候云端及应用

云计算是气候云端建立的必然前提,气候云端的核心是大数据。气候云端包括原始系统、云端申请、模型控制等技术服务,既可以满足气象服务需求,管理天气事故流程,还可以通过云计算组织气象资源。云计算主要应用于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可以将气象数据存储在计算终端,不会受到天气资源的影响。气候云端能够通过数据计算处理发出预警,可以应用于早期的天气预警,通过天气微信等发送预警信号,检测可能发生的气象灾难,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计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算方式延迟等问题。

2.3拓宽公共气象信息传递渠道

虽然目前媒体渠道十分丰富,但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还要加强气象信息传递渠道的拓宽建设,气象工作者要深入到农村地区,加强对气象防御和气象灾害类型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熟练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借助个乡气象活动,将气象知识宣传科普以及气象预报等信息,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象变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

2.4加强科技和人才投入

气象部门应当致力于气象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培训,拓宽气象服务的覆盖面,构建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包括交通、环保、生态、能有等领域的监测系统,以完善的气象服务网络支持公共气象服务。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开展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结语

5G时代提高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水平是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气象部门应当加强科技和人才投入、拓宽公共气象信息传递渠道、提升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确保气象服务的顺利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1] 苏丽娟. 5G时代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的转型思考[J]. 传媒论坛, 2020, v.3;No.50(02):161-162.

[2] 刘珺. 浅析5G时代的气象信息传播与服务变革[J]. 新闻文化建设, 2020(11):167-168.

[3] 王颖, 刘娟, 徐瑶,等. 5G时代浙江短视频气象服务发展探析[J]. 浙江气象, 41(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