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陈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玮,.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J]. 中国设计,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317.
摘要:
在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由于缺乏专业的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和相关经验,许多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住户的用电安全。因此,对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分析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
DOI:10.12721/ccn.2024.157317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电气系统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良好的电气设计方案不仅可以保障住户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节能性。然而,目前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进。

一、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

建筑电气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安全可靠。首先,设计应考虑到住户的实际需求,保证电力供应充足稳定,以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其次,设计还应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并合理布局电线和插座,以降低能耗和电费支出。同时,建筑电气设计还应考虑到灯光设计,确保室内外照明充足明亮,以提升居住舒适度。最后,设计还应考虑到防火安全和紧急疏散的需要,合理设置应急照明和安全电路,以确保在危险情况下居民能够及时疏散并得到救援。

二、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气设备选型不当

电气设备选型不当导致设备性能不达标,设备的功率不合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设备降低其使用寿命。设备功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也就越多,这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而且也导致能源浪费,对环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产生负面影响;功率过大的设备在启动时对供电电网造成冲击,产生电压不稳定等问题。功率过小的设备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率和生产能力。如果设备功率过小,而实际负载需求较大,设备会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这不仅会加速设备的磨损和老化,还引发设备故障,甚至导致设备损坏;选择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插座和开关存在触电风险。 

(二)线路敷设不规范

线路敷设时过度弯折、压迹或拧曲,会使电线受到额外的压力和损耗,增加线路老化的风险,导致线路绝缘破裂,甚至引发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电气线路过长会增加故障率,如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导致设备损坏、触电等事故;长线路意味着电阻、电感和电容等电学参数会增大,导致线路在传输电力过程中的损耗增加,降低电网效率。过短的线路限制设备的布局和安装位置,不利于设备的灵活配置和扩展;线路过短导致设备之间的连接过于紧凑,增加维护时的操作难度;过短的线路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过度拉伸或弯曲,导致线路破损或接触不良,引发安全事故。

三、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分析

(一)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

在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中,选用合适的电气设备是确保电气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活便利的关键因素。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质量可靠、功率匹配的电气设备,如开关、插座、灯具等,对于提高建筑物的电气设备使用效果至关重要。质量可靠的电气设备经久耐用,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安全隐患的可能。正确选择功率匹配的设备也能有效避免过载、短路等问题,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选择设计合理的开关和插座,可以使居民的日常使用更加便捷舒适;选择符合需求的照明设备,可以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合理划分不同回路、确保每个回路的负荷适中,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过载、电线过热等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居民的使用安全。不同功能区域和设备应分别设置独立的回路,以便电力供应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厨房、浴室等高功率设备区域可以独立设置回路,避免过载和影响其他区域的用电负荷。为了确保每个回路的负荷适中需要准确估计每个回路的功率需求,并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适当的电线截面积和额定电流容量。不仅要防止过载,还要预留一定的电力供应余量,以应对临时峰值功率的需求。设置过流保护器来监测电路的电流,并在超过额定电流时自动切断电源,避免电线过热、火灾等安全隐患。

(三)合理设置接地措施

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其中的电气设备,提升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电磁兼容性。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特点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置地线接地装置,包括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接地极、接地网等)、确定接地电阻的标准值,并确保地线接地装置与设备以及建筑物有良好的有效接触。只有当地线与地之间的接触良好,才能确保接地效果,有效引流因短路、雷击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电流,保护电气设备和居民的安全。良好的地线接地不仅可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能,还可以改善电气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通过正确设置地线接地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降低故障率。地线接地还可以帮助排除静电,减少地面电位差,提高建筑物的电气安全水平。在合理规划电气系统布局的过程要考虑未来的扩展和更新。

(四)考虑节能和智能化的要求

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选择节能型设备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可以通过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暖通设备、水泵设备等来降低整体能耗。还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来实现更加智能的节能控制,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群智能控制系统等,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室内环境变化进行智能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选用LED灯具、定时开关、感应开关等技术,可以降低照明用电量,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居民的舒适感和生活品质。合理设计空调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并自动根据室内外温差、压差、湿度等数据智能调节空调运行参数等,可以有效减少空调能耗,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让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控制家居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五)合理设计防雷系统

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物的高度,合理设计防雷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雷击能力,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带来的损坏风险。针对住宅小区所处的地区气候特点,需要评估雷击频率和雷电活动强度,以确定合适的防雷设施类型和布局。在设计阶段,可以考虑采用避雷针、避雷网、接地体等设施来引导和释放雷击能量,从而减轻雷击对建筑物的破坏。对于高层建筑特别需要加强防雷措施,可以考虑设置类似避雷针或导线等防雷设施,将雷击引向接地系统,有效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电气设备的威胁。还可以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雷击设施,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抗雷击能力。除了物理防雷设施外,也可以考虑采用智能化防雷控制系统,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和雷电活动,实现对防雷设施的智能控制和应急响应,提高防雷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保护电气设备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环节,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住户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需要优化的方面。希望未来在住宅小区建设中,设计师和相关人员能够更加重视建筑电气设计,不断提升设计水平,为住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杜玮.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探析[J].电气时代,2022,(09):29-32.

[2]杜艳萍.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研究[J].居业,2022,(08):100-102.

[3]方歆霞.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36):65-66.

[4]郑茂岳.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分析[J].智能城市,2021,7(17):39-40.

[5]何豪.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策略[J].四川建材,2021,47(09):181-18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