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
阳武 殷为豪 张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阳武 殷为豪 张铖,. 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8390.
摘要: 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逐步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广播新闻作为传统新闻节目,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生存压力也日渐增强。为了在逆境当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加强创新与转型是最根本的途径。通过掌握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策略,提高广播新闻节目播出水平,推动广播新闻持续稳步发展,这样才能使广播新闻节目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网络技术
DOI:10.12721/ccn.2024.158390
基金资助: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一个信息丰富、资源繁杂的时代,各类传统媒体在利用各种资源信息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多样化的传播媒体中,人民群众的选择更多,而且有机会选择更多的优秀节目进行观看。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就必须对自身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大众传媒具有新闻传播、提供娱乐、大众教育、服务社会的共性,而新闻广播不仅包括上述共性,而且还具有覆盖广泛、权威性强、时效性强等特点。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广播新闻节目应当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抛开过去程式化的固定思维模式,同时还应当警惕传统模式对新思想所产生的限制,加强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确保广播新闻节目独特新颖,给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面貌,获得大众所喜爱。那么如何对广播新闻节目进行创新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创新策略。

一、转变广播新闻工作者的传统观念,加强创新

要想彰显广播新闻具有的特色,推动广播新闻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就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彻底抛开过去那种固定的、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及时更新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观念,按照改革创新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推动广播新闻事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创新是新闻广播事业在新形势下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优秀的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充分明确这一点,也应认识到创新新闻广播节目是一个需要进行持久实践的过程。创新新闻广播节目应当以丰富新闻广播节目内容、持续提高新闻广播质量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为了实现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应当精通广播新闻节目策划编排,同时对各种方法合理运用,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崇高理想,对新闻广播进行创新制作与报道,促使广播新闻节目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体现广播新闻特色,优化创新节目编排

对于广播节目编排而言,主要是结合听众需求,对节目播出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确保广播新闻节目与听众心理更加契合,进而吸引更多收听者。广播新闻有着极强的时效性,这些也给新闻编辑宣传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及时获取节目宣传内容。因此,广播电台应当做到快速采访、撰稿、发稿、播出等,尤其针对一些重大特殊事件应当做到快速、及时播出。

另外,新闻广播不但要最大限度满足听众对内容的需求,还要提高听众的审美体验,把广播新闻具有的声音优势最大限度体现出来,使音调更加自然且符合人们的生活实际。内容要通俗易懂,由浅入深,让广大听众都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并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而喜欢上新闻广播。

三、把现代网络技术手段融入其中,创新广播媒体发展模式

新闻报道不但要真实,而且还应当保证时效性,并合理调整直观感与距离感,使听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广播媒体来讲,要寻找更多机会建设视觉传播新平台,和传统媒体加强合作,实现相关内容的共享,而且运用现代新型技术手段,创造更大的发展平台与空间。网站和广播新闻媒体充分融合,使得广播电台线性传播的不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弥补,使得听众能随时随地对喜爱的广播节目进行检索观看。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但能为广播媒体开创平台进行视觉信息传递,同时对受众间的信息互补也发挥了巨大的促进效果,使得新闻广播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四、以大众化作为广播新闻改革创新的新航向

广播与报刊、影视等媒体相比,有着广泛而迅速的传播特点,自身优势较为突出,能够借助声音这一媒介,有效传递信息。声情并茂的广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被广大听众所接受。与网络报刊媒体相比,广播能够为不同文化层次的听众提供新闻信息,因此这种媒体又被称为大众媒体,能够被更多的听众所接受,市场广阔。

广播新闻应当突出大众化传播这一特点,以此为自身发展提供助力,基于广大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价值标准,采用更加大众化的传播形式,贴近大众生活,确保新闻传播内容能够对大众生活有更加充分的呈现,使其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五、不断创新广播新闻内容

虽然新闻内容需要对客观事实进行反映,但面对相同的内容,广播新闻节目在报道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转变播报方向、选择不同的新闻角度进行播报,进而实现广播新闻的创新,达到更好的收听效果。

而要想创新广播新闻内容,就需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如可以对本地方言进行合理运用,迎合本地居民的喜好,拉近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距离。实现新闻的本地化,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对本地居民的信息需求给予充分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广播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新闻从业者常常会忽视本地居民的需求。因此,地方广播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加强本地化便成为关键因素。本地化为广播新闻与本地居民接触和交流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式,其中不但涉及选择的新闻内容,还包括不同的新闻视角以及不同的核心要素。另外,广播新闻的本地化还涉及广播新闻节目报道方式方面的延伸。如某电台对当地商业区存在的问题进行长期关注,不但是广播新闻节目本地化的具体形式,而且也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对广播媒介提出的要求。美国某公共广播电台,对一家公共社区房屋质量问题关注时间长达半年,并对社区当中的居民开展了专访工作,认真全面地剖析存在的问题,这便是落实本地化的重要代表。在现实生活当中,广播新闻媒体需要通过不同角度关注事实,涉及风俗、文化、制度、体育等诸多方面,可以把其中的相关问题以独特的视角进行透彻而又广泛的报道,确保报道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切,关注民生问题,发挥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提高听众对广播新闻节目的认同度,广播人员在广播新闻节目报道过程当中,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对一些新闻事件进行报道。通过故事性呈现新闻报道内容,展现故事当中的主人公以及事件起因、发展过程、高潮、结局等,打造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也是新闻报道本地化的重要方式。

六、认清广播新闻的发展前景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广播新闻方法和手段也在逐步更新。因此,新闻从业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当中必须保持敏锐的思维与长远眼光,基于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并总结经验,不断改善与创新工作方法,促使新闻广播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伴随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交流越加频繁,也为广播新闻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广播新闻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保持与现代社会发展形势同步。在前行的道路上,虽然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境,但是经过广大新闻传播工作人员以及听众的共同努力,那些挫折和困境将不复存在。鉴于广播新闻社会需求与发展优势,广播新闻节目的发展潜力非常大,未来是无限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文梅.浅谈创新新闻广播的几种路径[J].新闻传播,2010(3):85.

[2]王晏青.传媒格局变革与广播创新方向[J].新闻战线,2007(5):50-52.

[3]杨英法,苗方朔.文化创意与传统产业、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融合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6,9.

[4]来钧,陈建海.浅议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广播+”:以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的融媒体发展状态为例[J].中国广播,2016(8):37-40.

[5]陈明,陈雪.试谈新闻广播的发展与创新[J].巢湖学院学报,2019(5):89-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