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是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运动水平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体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此,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新课改以来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创造有利条件。
一、影响体育学习成效的因素分析
初中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学生不仅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心理上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尽管他们精力旺盛,精力旺盛,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的身体调节能力比较差,动作不够灵活,容易疲劳,记忆力比小学学生差,容易产生烦躁情绪。而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其特点是纯理论知识抽象、复杂、枯燥,各个活动技能之间的联系不强,不能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这无形中增加了初中学生的学习难度,尤其是理论知识中的专业术语比较难懂,造成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兴趣索然,甚至厌倦。这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也较低,给体育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困扰。
另外,过去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以游戏的形式结束体育课程,而不进行更多的体育技能训练,虽然可以将游戏与体育活动相结合,以调动学习氛围,但如果整个体育课只有游戏,或只有教师的宣讲、多媒体教学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体育知识的有效传递。
二、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对策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学好一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信息时代,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育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也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体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乒乓球课上,如果只讲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很累,老师可以给他们放一段历史上的全国比赛,或者是一些值得骄傲的瞬间,让学生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学生们试过之后,发现了问题,也想要解决,因为自己的技术还不够好,所以想要趁热打铁,老师也可以利用学生们的热情,给学生们讲解,这样学生们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理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才能让学生对学习技巧的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又比如,健美操是一种对身心都有好处的运动,为了让女生们变得更好,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爱美的心理,时不时地设计一些跳舞机游戏,让学生们在感兴趣的事情上,都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此外,教师若能合理运用资讯科技,则可加强学生的运动技巧,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技术,避免日后运动伤害。初中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同时学习更多的运动技巧,在学习中调动身体的感官,提高视听等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观看多媒体动画时,会进行归纳总结。可见,直观教学在教学中的现代化,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2.设立多元化的评估内容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育人价值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在实践中,老师们必须不断地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克服过去评估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使得新的评估方法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使学生在评估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对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老师要确保评价的内容多样化,评估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际运动性趣,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全面的评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所有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评估都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新课标下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评估,还应该把学生的体育品德和体育精神等方面纳入其中。所以,在持续地优化和创新教学评价方法的同时,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既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评估,又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运动习惯进行全面的评估,让学生在全面的评估中得到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3.以对应的规范和要求来提高重视度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们可以关注到初中的体育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在实践中,一些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很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因为学业压力过大,对增加体育锻炼的强度比较反感。因此,在现阶段,教师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引导,而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强制手段,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学校可以制定学生每周的运动量,并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做到这一点。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明确规定,在体育课结束之前,学生不能离开活动场地,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回到教室自学。另外,老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在上课前要先在操场周围做一些防护练习。在此项目的基础上,还需要规定学生的活动时间,从而使学生有必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而在这个制度开始实施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心理引导,让他们更好的执行这个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发现这一系统对体育教学有了良好的影响,对体育教学的关注也就有了一定的提高。
4.加强体育教学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由之前的绝对优势变为了帮助的优势,把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是编辑和参与人,及时点拨、举一反三,避免学生偏离了学习的主题。除此之外,平时的基本锻炼也很重要,教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术,让他们从小就有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此外,也可以根据正规的教材,如视频教程,演示图表等。目前网络上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学习网站,使学生在课后更容易掌握知识。也可以将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组,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分别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结语:总之,新时期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既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是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切实提高体质的唯一途径。对此,老师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充分运用各种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在体育竞赛中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竞技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钟伟.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J].好日子,2021(28):1.
[2]吴茄红.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J].新一代:理论版,2021(6):1.
[3]刘超.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