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刘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华,. 风险管理方法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前沿,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77.
摘要: 观察风险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重点科室为调查对象,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重点科室采取风险管理,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损失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事件,对风险事件采取干预措施,将风险结果降低到最小影响。结果:通过风险管理,有效的查找出医院感染防控的关键和重要的风险点与薄弱环节,并制定、采取对应的策略和措施,对科学、有效的开展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中使用风险管理法,能有效的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管理和监测,并落实;对有较高感染风险的医院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我院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风险管理;医院感染防控
DOI:10.12721/ccn.2022.157077
基金资助: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这种风险即可能来自诊疗服务活动本身----包括诊疗技术、诊疗操作、药品、设备设施和医用物品等应用,也可能来自提供诊疗服务的场所或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还可能来自就诊者自身及医疗服务活动的参与度与依从性等,这些同样存在与医院感染防控领域,由于这些风险涉及诊疗实践的众多因素,成因复杂,并随着医务人员、患者、诊疗措施、医疗服务活动和环境因素及相互作用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对各种风险的识别与防控难度,因此我院根据自身实际和具体感染防控工作的特点,实施针对性专业风险评估,及时查找出医院感染防控关键和重要的风险点与薄弱环节,并制定、采取对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详细方法和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8个重点科室,分别是ICU、口腔科、住院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胃镜室、产房、发热门诊、急诊医学科。针对重点科室及重点环节制定风险管理方案,按照方案通过质控每季度对所有科室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将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高、中、低进行干预。

1.2方法

1.2.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风险管理方案,成立医院感染高风险项目评估成员,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各重点科室感控医生、感控护士[1]。

1.2.2风险评估方法:(1)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2)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由三個因素组成:风险的严重性(S)、风险发生的可能性(P)、风险的可测性(D)。风险的严重性(S):(3)主要针对如果发生潜在的严重性,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4)风险的可能性(P):测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3个等级:高、中、低,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5)风险的可测性(D):如果发生风险,医院怎样做好准备,分为3个等级:低、中、高,对应的风险系数为3,2,1。(6)风险级别评判标准:风险优先系数(RPN)计算公式:

即RPN=SPD=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

结果:系数越大、风险水平越高。干预措施:通过以上案例,从中得出、医院感染风险优先系数(RPN),根据RPN值的范围判定为:风险水平为高、中、低。由此优先解决高风险水平的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

1.2.3应用检查表法与头脑风暴法2种风险评估的工具,建立《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清单》。

1.3风险评价: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常用工具:风险指数、FMEA。

风险指数(提供一种有效的划分风险等级的工具)。风险事件RPN值的确定使所有潜在隐患均可通过它得到量化,从而使医院风险预警度分级的标准化成为现实,使复杂的医疗风险的分级和处理变得程序化,易感知。重点科室感控管理,根据各种RPN值进行的风险分级,能够指导医务人员在全程管理中重点抓住与医疗服务特殊性相关的关键流程、关键事件,来确定风险重点的改进目标.使得问题解决及时、资源运用合理、效果明显[2]

1.3.1风险应对(控制/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完成风险评估之后,各重点科室选择并执行一种或多种改变风险的措施,包括改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后果。风险应对是一个递进的循环过程,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后,应依据风险准则,重新评估新的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承受,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应对措施。

2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中、低,有针对性的、及时的查找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医院感染防控的主要风险,采取相应的的防控措施和策略,准确的把握适用于医院感染与防控工作的规范、标准、指南等管理技术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优先级排序,以此作为医院感染控制计划中首要的关注目标。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手术方法和医疗器械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同时,也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医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计划性和科学性,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控制意识,同时还能提高其处理医院感染的能力,从而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中,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控制意识及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对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避免高风险的危机,是复杂和千头万绪的感控工作提供了易感知、程序化,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未雨绸缪,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为干预风险部门等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抓医院感染关键风险事件和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是合理设置优先干预管理。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风险管理,能够对医院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显著提升医疗质量,充分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医院感染管理中使用风险管理法,能有效的对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实施管理和监测,并落实;对有较高感染风险的医院感染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我院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菊香.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科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影响研究[J].饮食保健2021年16期,188页,2021.

[2]王长军.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5):4.

[3]张金秀.医院感染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年40期,164-165页,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