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洋污染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
程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程璇,. 中美海洋污染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J]. 新闻传播研究,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078.
摘要: 本研究基于生态态度系统,以中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语料库(CCRMP)和美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语料库(CARMP)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两个语料库中的态度资源,并从生态特征和生态取向两个维度探究态度资源的生态性。研究发现:1)中美海洋污染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2)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无显著性差异,而中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中的判断资源明显高于美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3)与美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相比,中国海洋污染新闻报道更具生态性,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
关键词: 生态话语分析;态度资源;海洋污染;新闻报道
DOI:10.12721/ccn.2024.157078
基金资助:

1. 引言

由于其广阔的面积和大量的蓄水量,海洋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海洋面向人类,连接着整个世界,促进了国家间的贸易和联系,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和生活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海洋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海水酸化、漏油、污水排放,特别是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治理的新困难,严重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海洋污染引起了各行各业人士的关注,特别是通过新闻报道。由于新闻媒体只能构建一种版本的现实世界,所以应尽可能发掘其对话语的运用,借助话语向受众传递某种理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受众(Stamou, 2001)。此外,中国和美国都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它们的主流媒体也会影响读者的意识和思想。因此,探讨两国新闻报道对海洋污染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理论建构和实践来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在及物性系统(辛志英、黄国文,2013;何伟、张瑞杰,2017)、评价理论(何伟、马子杰,2020;匡芳涛、郭璨、邹秀佶2022)等方面。

2.理论框架

生态话语分析是生态语言学的分支。该词首次是由辛志英、黄国文(2013)提出,他们译为Eco-discourse Analysis,国外Alexander & Stibbe (2014)也提出了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并将其区分为生态话语分析(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iscourse)和话语的生态分析(the ecological analysis of discourse)两个概念,前者是分析“人们用以谈论环境”的话语。虽然没有直接对其进行定义,但是这个说法较为符合目前“生态话语”这一概念所用的语境。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一个主要子系统。评价系统分为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评价系统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态度与我们的感受有关,包括情感反应,对行为的判断和对事物的评价。 因此,Martin(2005)将态度系统又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e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

情感(Affect):情感是说话人对行为、文本/过程或现象等的情感反应,包括(不)倾向、(不)高兴、(不)安全、(不)满意等。

判断(judgement):判断涉及说话人对他人性格或行为所持有的态度,分为社会许可和社会尊严两类。社会尊严从常规和能力这两个角度对人的个性及行为作出判断,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常规,行为是有才干。社会认可则从毅力、真实和恰当等三个角度对人的个性及行为作出判断: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坚强,他是否真实,是否妥当。

鉴赏(appreciation):鉴赏指说话人对事物价值做出的评估,包括三个子范畴:反应、构成和价值。反应指事物给读者/听者情绪带来的影响;组成指物品的复杂性和细节;而价值是从社会常规的角度评价事物、产品和过程的价值。

然而,张瑞杰、何伟( 2018) 在探讨自然生态话语的人际意义时发现,原评价系统是从词汇语法的单纯意义对积极和消极态度而进行的界定,不完全适用于话语生态意义的揭示。鉴于此,她们在描述自然生态话语的态度分析模式时,增加了情感缘起、判断标准、鉴赏对象三个特征,并进一步区分为人本位和自然本位(人为自然的一部分) 的缘起、标准和对象。在此基础上,何伟、马子杰(2020)与“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拟合成生态态度系统。

该生态哲学观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外交理念,融合了“多元和谐”静态维度与“交互共生”动态维度,既符合生态哲学观的系统性、社会性、可持续性及进化性等要求,又具有适用于各种生态话语分析的普适性特征(何伟、刘佳欢 2020)。因此,本研究在“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指导下对中美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揭示两国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和生态特征。

3.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何伟、马子杰(2020)提出的生态态度系统,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 UAM Corpus Tool6.2e设计标注系统并创建语料库,对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 以及的海洋污染相关报道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旨在探讨态度资源即情感、判断、鉴赏资源的分布,及其在海洋污染报道中所展现的生态特征,分析各成分中态度资源的选择所体现的生态依据,以及最终向社会层面传递的生态效果。

(一)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为China Daily(中国日报)与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的海洋污染相关报道,笔者以Marine pollution,oil spill, Marine plastic pollution 等关键词在网站上进行搜集,时间跨度为2002.01.01-2023.08.31。从该主题的近二十年报道中共在China Daily上选取171篇文本,共计71033词。将搜集到的语料以txt格式储存,自建CCRMP (Corpus of Chinese Reports on Marine Pollution) 语料库。在纽约时报上共选取84篇文本,共计71394个单词,跨度与CCRMP的时间相同。将搜集到的语料以txt格式储存,自建CARMP (Corpus of American Reports on Marine Pollution) 语料库。

(二)语料库创建与标注

本研究通过以下步骤使用UAMCorpusTool 6.2e创建语料库和制定标注体系:在UAMCorpusTool6.2e中创建一个新项目。添加所选语料到项目中,将整个文本文件导入或手动复制粘贴每篇文章。使用以图1为理论框架制定的标注体系,对文本进行标注,按照所选的理论框架对每个标注类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定义。

(三)数据提取与分析

使用UAM Corpus Tool6.2e对生态态度系统中各态度资源及其生态特征的出现频率及所占比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使用SPSS 26对CCRMP与CARMP生态态度系统各成分的出现频率做卡方检验,判断态度资源中情感资源、判断资源、鉴赏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在中美新闻报道中的分布有无显著差异。

4.生态态度系统下中美海洋污染相关报道的态度资源对比分析

4.1中美海洋污染相关报道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

统计结果显示,CCRMP共有态度资源1183种,其中判断资源出现最多,占38.63%,鉴赏资源占36.09%,鉴赏资源最少,占25.27%。在CARMP中,鉴赏资源占所有态度资源的大部分,即42.90%,情感资源占38.03%,判断资源占19.07%。根据卡方检验,CCRMP和CARMP的态度资源总体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39.615,P=0.000<0.01),这表明中国新闻报道使用更高频率的态度资源来表达他们对海洋污染的情感、感受、评价和价值观。在态度的子系统中,CCRMP的判断资源高于CARMP(c2=130.249,P=0.000<0.01),表明中国新闻报道使用更多的判断资源来展示政府和当局在解决海洋污染问题上的能力和决心。

此外,情感资源((c2=2.678,P=0.102>0.05)和鉴赏资源(c2=2.083 P=0.149>0.05)在两个语料库之间没有统计差异,这意味着中美新闻报道经常使用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表达与海洋污染相关时间的感情以及评价。 如前文分析所述,我们发现CCRMP和CARMP之间的态度资源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CCRMP表现出更频繁的判断资源来显示当局解决海洋污染的决心和能力,而两个语料库在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的使用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1) “It’s not fun,” said the 23-year-old Li, as she moved oil barrels from her boat to a small dock in Dalian Development Area on Monday. “But I’m glad we’ve managed to clear the sea like it was before (the blast).” (CCRMP/C139)

(2) Customers were scared to eat the fish. (CARMP/A1)

例(1)中的“glad”一词表示,大柳沟渔村的居民李先生,他很高兴看到村民们设法清理了油污,努力恢复大海。在例子(2)中,顾客害怕吃被污染的鱼。“scared”显示了顾客的担忧,害怕这些鱼对它们的健康有害。

(3) China is taking resolute steps to protect its vast marine environment and abundant marine resources. (CCRMP/C102)

(4) She said she decided that she was going to save the ocean, and that it would be her late husband’s legacy. (CARMP/A71)

例(3)表明中国政府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决心,具体体现在“resolute”的使用上。在例(4)中,哈塞尔廷·波兹女士是一个致力于艺术和教育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创始人,她展示了提高公众对减少海洋污染的意识的坚定的决心。

(5) Sustainability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feature in the national marine strategy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policies of China. (CCRMP/C56)

(6) It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island’s impoverished people, a source of income and sustenance. (CARMP/A65)

例(9)中“beautiful”一词,表示对烟台海景的欣赏。在例(5)中,“sustainability”用来表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蓝色伙伴关系,以保护海洋,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利用。“essential”一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重要性。例(12)中的“it”指的是伦内尔岛周围的水资源,使用“lifeblood”一词,强调该地区的水资源是该地区贫困人群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

4.2中美海洋污染相关报道态度资源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取向

根据统计结果,CCRMP和CARMP的态度资源的情感缘起、判断标准、鉴赏对象的总体分布大多以自然本位为主,分别占98.65%和96.23%。中美海洋污染相关报道均很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使用态度资源,仅在CCRMP中占1.35%,在CARMP中占3.77%。根据卡方检验结果,从总体上看,CCRMP和CARMP在以人为本的生态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c2=5.692,P=0.017<0.05)。CARMP中以人为本的情感缘起(c2=6.977 P=0.008<0.05)明显高于CCRMP,这表明,相较于,中国海洋污染相关报道,美国报道表达对海洋污染的情感时,更关注人的利益。此外,判断标准(c2=1.140 P=0.286>0.05)和鉴赏对象(c2=2.687 P=0.101>0.05)无显著差异,这表明CCRMP和CARMP均运用一些态度资源从人类的角度来确保公司和机构的自身利益。中国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以自然为本的生态特征显著多于美国新闻报道(c2=55.039、P=0.000<0.01)存在显著差异。同时,CCRMP和CARMP的判断标准(c2=128.231、P=0.000<0.01)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中国新闻报道更倾向于根据自然判断与海洋污染相关的行为和事件。这表明,中国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优先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此外,情感起源(c2=1.223,P=0.269>0.05)和鉴赏对象(c2=3.035,P=0.081>0.05)方面,两个语料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的新闻报道表达情感和评估事物基于自然来展示他们对海洋生态的关注,鼓励读者关注海洋。

根据对统计结果的分析,CCRMP和CARMP的情感起源、判断标准和鉴赏对象大多以自然为本位。然而,与美国新闻报道相比,中国新闻报道更频繁地从自然的角度评价与海洋污染有关的行为、事物和现象,展示了中国对保护海洋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奉献精神。

(7) However, the outlook for the maritime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istic in general, as it is still facing major challenges. (CCRMP/C163)

(8) In theory, every region in the country could follow suit, but already cash-strapped government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are complaining that these “zero-trash T.M.D.L.’s” are too costly and ambitious to implement. (CARMP/A56)

例(13)关注受到能源和资源密集型工业不利影响的海洋环境。“challenges”一词象征着不安全感,反映了报道者对海洋环境状况的关注。所以这个例子的情感缘起是以自然为本为的。在例(14)中,“complaining”表示南加州政府对“零垃圾T.M.D.L.”计划因需要投资全捕获系统来处理海洋碎片的不满,这凸显了政府关注自身利益,而无视其行动的生态影响。该例子是以人为本位的。

从生态取向上看,有益性态度在两个语料库中最为明显,其他两个取向相对较少。在中国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中,有益性态度占97.21%,生态模糊型取向占2.20%,破坏性态度占0.59%。在美国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中,有益性态度占94.68%,模糊性态度占2.55%,破坏性态度占2.77%。卡方结果显示,CCRMP的有益性态度明显高于CARMP(c2=45.576 P=0.000<0.01),表明中国新闻报道比美国新闻报道展现出更多的生态有益性态度,旨在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对抗海洋污染的行为传达积极的情绪。此外,对污染海洋、阻碍海洋保护工作的事件和行为也表达了负面情绪。两个语料库之间的破坏性态度(c2=8.947,P=0.003<0.01)存在显著差异,表明CARMP的破坏型态度多于CCRMP。这表明,在CARMP中,一些新闻报道对不利于解决海洋污染问题的行动和现象持积极态度,而一些新闻报道则对促进海洋保护的措施和行动持消极态度。然而,模糊性态度(c2=0.092,P=0.762>0.05)取向在两个语料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中美新闻报道都表现出较低的模糊态度,很少表达促进或消除环境正义相关的情绪。

(9) The poisonous pollutants would come back to people through the food chain, threatening the public health and safety. (CCRMP/C119)

(10) Pingtan sits along a vital shipping lane in Fujian and normally sees lots of ships pass through, some loaded with oil and hazardous chemicals. (CCRMP/C66)

(11) Dr. De Vos, the marine biologist, said the amount of plastic found on the island’s western and southern coasts was troubling. (CARMP/A24)

(12) But this week,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it was suspending all operations at the Repsol refinery, an action the company called “disproportionate and unreasonable.” (CARMP/A35)

在例(15)中,态度资源展示了有益性态度的生态取向,传达对违反“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评价对象或话语的消极态度。“threatening”一词说明人们吃被污染的鱼是不安全的。此外,“The poisonous pollutants would come back to people through the food chain”强调了海洋污染物对海洋生物和人类的有害影响。例(17)中的“troubling”传达了海洋生物学家德沃斯博士对沿海地区发现的大量塑料的担忧和不安的情感反应。“the amount of plastic found on the island’s western and southern coasts”违反了生态哲学观,因此该例子也是有益性态度的生态取向。例(17)强调了平潭作为航道的社会评价。“vital”表明了平潭的重要性,但该评价对象既不遵循也不违背生态哲学,使这种态度资源在取向上存在生态模糊性。例(18)体现了政府对遵循生态哲学决定的消极态度。“Repsol ”是一家在太平洋海岸海滩附近造成泄漏的石油公司。然而,该公司否认了它导致了石油泄漏的事实。作为回应这一否认,政府采取了果断行动,暂停了雷普索尔炼油厂的所有运营。该公司对政府的决定表示了不满,并将其描述为“disproportionate” 和“unreasonable””。因此,此例子呈现出生态破坏性态度。

简而言之,中国和美国的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使用各种态度资源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和生态思想,这表明新闻报道在中国和美国媒体是生态健康,有助于促进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然而,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特征和取向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媒体对倡导海洋的保护和可持续性表现出更积极的立场。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生态态度框架分别对中美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展开对比分析,探究海洋污染相关报道中的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以及生态特征和取向的异同点。从而提高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提高生态素养。同时,本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比较中美海洋污染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对记者在生态报道中正确传达态度和生态思想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 Alexander, R. J., & Stibbe, A. (2014). From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iscourse to the ecological analysis of language. Language Sciences, 41, 104-110.

2. Martin, J. R., & White, P. R. R.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3. Stamou A.G. (2001). The Representation of non⁃protesters in a student and teacher protest: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a Greek newspaper. Discourse and Society, 05, 653-680.

4. 何伟 (He Wei), 张瑞杰 (Zhang Ruijie).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 中国外语, 2017, 14(05): 56-64.

5. 何伟 (He Wei), 马子杰 (Ma Zijie).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评价系统. 外国语, 2020, 43(01): 48-58.

6. 何伟 (He Wei), 刘佳欢 (Liu Jiahuan).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的建构与发展. 山东外语教学, 2020, 41(01): 12-24.

7. 匡芳涛 (Kuang Fangtao), 郭璨 (Guo Can), 邹秀佶 (Zou Xiuji). 汉语野生动物保护类标语及物性过程的生态话语分析. 当代外语研究, 2022, (01): 111-121.

8. 辛志英 (Xin Zhiying), 黄国文 ( Huang Guowen).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生态话语分析. 外语教学, 2013, (03): 7-10.

9. 张瑞杰 (Zhang Ruijie), 何伟 (He Wei).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人际意义系统.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 (02) : 99-1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