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个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内部优秀的员工,可以说,企业员工的自身文化素养的差异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政工队伍是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脊梁柱,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加强企业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加速新企业的发展以及优化企业的管理。
一、企业政工队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从大体上看,企业当前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
(一)激励机制的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企业都采用了激励机制来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然而此种机制没有达到鼓励政工队伍人员对工作的积极参与的效果,所以,优化原来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
(二)投入的时间较少
大体上来看,各个企业对于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运用的较短的时间,也是导致企业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重视程度的不到位
目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经常被忽视,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人员觉得,他们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不停的工作,而不是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很多企业的领导还没有察觉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他们不知道它可以用来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二、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对策
(一)给予政工工作充分关注
新时期,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政工工作的价值,并将政工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尤其,在企业管理层加大企业政工工作宣传力度,使得企业管理层科学合理认知政工工作价值。在日常工作中,应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生产经营目标等与政工工作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企业政工工作方案,明确政工工作目标,细化政工工作任务,从整体上提高政工工作的系统性与科学性。通过调动企业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到团建活动中,并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政工工作的理解,进而不断给予政工工作充分的关注,加大在政工工作方面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出。
(二)全面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政工工作成效。尤其是具备较高专业能力、工作能力与道德素养的政工工作人员,方可以积极投身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从整体上提高政工工作成效。为此,企业应给予政工工作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工作充分关注。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关注政工职称评定工作,保证政工人员的质量,激励着政工工作者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规范,并以谨慎的工作态度有效落实各项工作对策。在进行审核时,要有效规避政工工作人员存在不当行为。一旦发现政工工作人员出现不当行为,要给予其相应的惩戒。在现实中,政工专业职务具有多个档次,常被细化为助理政工师、政工师、高级政工师与正高级政工师等。每个职务对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不同要求。企业应加大选拔力度,择优录用政工工作者,方可以从整体上保证各个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满足现实工作所需;其次,为政工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切勿将工作安排得过于紧凑,为政工工作人员流出富余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使其掌握更多的思政知识。比如:企业可以科学合理应用调班制,为政工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最后,加大培训力度。结合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发展所需,不断健全培训内容,优化方培训方式方法等,帮助政工工作人员掌握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使其更加精准地理解专业程度较高的术语。在日常工作中,政工工作者应端正工作态度,深入基层,与职工群众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全面了解基层职工的切实所需、思想动态等,并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推动政工工作顺利进行。
(三)制定科学完善的政工工作机制
企业政工工作与经营管理间具有着密切性的联系。完善的政工工作机制,可以保证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工作有章可循。
在制定工作机制时,工作人员需深入实际,全面了解企业的现实发展所需,企业发展环境,政工工作实际情况等,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通过细化每一项工作准则,以此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质量。比如:在党费收缴环节,尽管党费金额不高,但是为了公平与公正,切勿因资金数额不同出现矛盾。在党费收缴中,我国出台了相应的规定,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按照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进行收取,确保每一笔收入有据可依。此外,因职工的生长环境、学历水平、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等具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应从全局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照顾到全体职工的思想与精神需求。
(四)加大政工工作创新力度
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将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融合时,不仅关注管理工作质量,也应将职工的切实所需、心理状态等充分考虑进去,积极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有序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为政工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加大创新力度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励着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环节。
(五)加大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管理间的融合
政工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与企业管理融合发展质量。
在现实中,有一些政工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偏低。多因其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或者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等。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无法为政工工作人员提供充分地学习或者培训机会,导致政工工作队伍建设得到强有力的推进。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政工工作质量与企业管理成效,企业要加大政工队伍建设与企业管理建设融合力度。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从政工工作人员入手,企业党委可以在每一个或者两个职能部门中设置一个政工干事,使其投身到日常经营中,与其他同事共同工作,充分发挥出政工干事的带头作用,引领着其他工作人员高效地投入到企业组织的思政教育或者宣传工作中;其次,加大员工选聘力度,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在新进员工筛选环节,优先录取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具有成功工作经验的员工,以此壮大政工队伍,为成功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从根源上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最后,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大政策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环节,强化思政教育,不断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为政工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条件。
三、总结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间的共通性,并结合企业现实发展所需、员工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出完善的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对策。以上内容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共同发展对策。希望相关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或帮助。
参考文献:
[1]甘贵生.如何推进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1):116.
[2]张劲.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5):182-183.
[3]诸映权.浅谈我国企业政工工作对企业管理的促进和发展[J].价值工程,2014,(3):161-162.
[4]刘义.如何实现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J].价值工程,2014,(9):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