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普及足球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应变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初中体育中开展足球教学的意义与现状
初中生正处于身体茁壮成长的黄金期,但是部分学生因为面临着中考,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没有跟进,进而影响到身体健康。从当前我国初中生身体现状的调研中发现,不少中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学生甚至每周体育锻炼时间不到3小时,学生缺乏好友陪伴,单人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而就当前学生体育学习状态可看到几种情况: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缺乏体育伙伴,自主支配时间较少以及学校的体育器材较为缺乏。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的策略
(一)转变足球教学理念
针对当前部分初中学校不重视足球教学的问题, 相关学校应及时转变足球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足球教学的宣传工作,将足球运动中蕴含的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气神传递出来,从而逐渐形成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良好氛围。 此外, 各地教育部门还要鼓励广大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来, 不断推进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构建高效体育足球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二)保障学生足球运动安全
针对当前学生经常在足球运动中受伤的问题,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从而为构建高效足球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支持。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常见的擦伤、 扭伤等情况,配备完善的医疗包,并传授给学生相关的急救常识。 在开展足球教学和训练之前,教师必须认真检查相关配套设施和器械是否安全、牢固,并引导学生做好热身准备;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细心照看,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购买相应的保险,从而有效保障学生的足球运动安全。
(三)完善足球教学配套设施
针对当前部分学校运动场地不够以及配套设施、 器材不足等问题,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足球教学配套设施,从而进一步优化校园足球的运动环境,为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供支持。 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拓展足球运动场地,或者运用“分组变换”的形式,解决足球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 对于足球运动的配套设施,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采购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并做好这些设备、器材的定期保养,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足球运动设施,满足他们对于足球运动训练的需求, 并从根本上激发他们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热情,进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四)明确足球教学目标
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师还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素养教学思想着重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初中足球课程教学的实施者,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完善足球教学体系,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身体素质、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让学生在足球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足球学习和训练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积极性, 进而在训练中逐渐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使其树立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不断提升其体育核心素养。
(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了更好地利用足球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足球和参与训练的兴趣。
例如在足球教学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视频,或者是播放课件,利用慢放设置让学生掌握某种足球技巧,如“牛尾巴”“踩单车”“马赛回旋”“克鲁伊夫转身”等,这些方式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可以利于游戏教学法,在教授学生基本的足球技能后,为学生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熟悉基本的足球运动技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并且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性,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六)开展多样化的足球活动
足球是一项多人参与的竞技性运动, 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拥有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意识等。在足球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这些扎实的体育核心素养,还必须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足球竞技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团队意识, 养成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增强他们的爆发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在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组织年级联赛、校级联赛及校际联赛等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活动, 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结束足球训练之后,鼓励学生交流自己在足球实践运动过程中的体会,这种赛后交流能让学生将在赛场中对对方一些技术上的质疑进行信息沟通,使学生的足球技能得到有效突破,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加对足球运动的深入理解, 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造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注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通过足球运动感受集体合作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信念,使学生在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后,能够自觉主动进行足球运动,尽情展示初中生的足球运动风采。
参考文献:
[1]李瑞芳,曾凤蓉,柳惠斌.构建校园足球特色校策略研究———以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为例[J].校园足球,2018(31).
[2]庄庆耐.有效推进校园足球拓展性课程的策略———以浙江省苍南县龙港五小为例[J].运动,2017(10).
[3]孙光旭,时立新.校园足球教学内容等级水平体系构建与弹性管理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