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渐激烈的社会竞争,怎样在大数据时代生存并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高校应积极改进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变革。
一、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大数据时代,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实时性、交互性等特征,很容易实现个人零散时间的有效利用,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也改变了传媒市场受众资源、广告资源和资本资源的走向,使得传统媒体乃至整个媒介格局都面临大变革。传统媒体为了迎合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改变,正在积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融合。怎样在杂乱无序的数据信息背后,探索挖掘出新闻真相,如何将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以语言、图形等形式表述出来,是现阶段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催生”了可视化的新闻报道方式,而可视化新闻推动了传统媒体创新转型,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信息选择性接收的内在偏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率,这对于新闻传播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大数据时代对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给新闻编辑工作带了新的挑战,新闻从生产到传播都面临着重构和组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闻编辑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才可以胜任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该持续革新人才培养方式,持续革新培育思维,打破过去传统媒体对思维能力的束缚,顺应大数据背景下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集听说读写、采访编辑等才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二、新形势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应用型人才
新形势下,新闻传播领域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而这些变革也必然会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产生影响。新媒体技术包罗万象,涉及范围极广,这就需要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因此,应该培养掌握基本应用技能的新闻应用型人才。
(二)复合型人才
相对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收集信息并不是现阶段新闻工作者的核心工作,时代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以专业的眼光来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筛查、整理、分析,从而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还要对新闻输出有价值的解释与观点,以帮助受众了解新闻。对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来说,培育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
三、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现阶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部分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依旧停留于过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教学思维、考核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都没有建立起与全媒体新闻岗位需求对口的教学体系。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依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会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无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一部分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缺乏实践教学,缺乏大数据理论分析与运用的相关配套平台,这容易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的全媒体新闻岗位,甚至难以就业。因此,现阶段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正面临与全媒体时代脱节的困境,必须要高度重视,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坚持正确的人才培育思想
在科学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式各样的信息传输方式层出不穷,这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育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标准与要求。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明晰新形势下的人才培育新思想。首先应该遵守新闻传播规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新闻广播电视事业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发展方向。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新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二)进行跨学院交互学习,培育跨学科人才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工程师、数据挖掘师、人工智能分析师等将会逐渐成为媒体领域的常设岗位,但是这些数据工程师与数据挖掘师往往缺少对新闻内容的敏感性。而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却又不具备数据思维,亦不擅长数据处理工作。因此,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交流培养方式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对于学科规划设计较为完善的综合性大学而言,其可以创设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学院合作来培养跨学科人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可以与电子信息学院或者信息管理学院合作,相互选择对方的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来进行人才培育。一方面,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将会在具备基本的新闻传播知识的前提下,获取相应的信息素养与大数据处理能力,这有益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另一方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或者信息管理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具备一定的新闻思维,从而拓宽其就业和创业范围,成为既懂得数据又懂得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设渐进式实践教学系统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实际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宏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新闻敏感性,而且还要具有过硬的采、编、写等专业技能。在大数据时代,高等院校应该加强教学实践探索,创设渐进式教学实践系统。
第一,与比赛结合的模拟实践工坊。这一阶段主要是解决学生课堂习得的知识与相关技能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通过比赛带动练习,通过比赛突进学习”这一模拟实践工坊形式,尝试将课堂教学与模拟参评融合,有组织地引领学生模拟新闻奖评选,进行学业成果的评比,让学生在模拟状态下,在参与评选的过程中垒实专业基础。
第二,建立实践工作坊,指引学生依据特定的选题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例如,各院校可结合自身特色开设创意工坊,配备数据工作站、录音调音台、图形工作站等专业设备,以及单反相机、摄像机、采访话筒、滑轨摇臂等实践器材,使得学生可在课余时间使用工坊设备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社新闻传播专业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各类双创比赛,提升个人能力,体悟创新创业的魅力。
(四)强化与媒体、企业的合作
高等院校应该强化与媒体、企业的合作,通过多方面合作创设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方式,同时开设企业实践课堂,推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媒体领域应该积极为高等院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达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从而掌握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特性以及相应的技能。
新形势下,高校要始终以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准绳,全面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媒介生态变革带来的巨大挑战,不断推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更好地立德树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翠改,韩雨坤.河北省高校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策略研究[J].采写编,2019(6):103-105.
[2]薛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以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26):189,205.
[3]杨春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现代汉语课教学实效的策略:以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J].语文知识,2016(17):48-50.
[4]李宜篷.媒体产业运营方略[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