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进行电气工程各项操作的优化,包括电路分析、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在电力系统实践应用中,电力系统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全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技术性特征,应配置先进技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撑。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细化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1)加强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发电、输配电等环节协调配合,方可确保用户终端活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深入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参数的控制,结合电力系统出现的异常,进行预警与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效性及安全性;(2)提高效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事先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估电力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配置与参数设计,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效率;(3)便于运维,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强,电力系统架构、设备越来越复杂,加大了电力系统的运维难度,电力自动化技术可通过先进设备,检测设备运行参数,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进而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主要应用分析
2.1应用于输电系统中
在电气工程中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电网建设要求来构建起自动化输电系统,在实际中为了保证输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需要对其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严格的应用,目前在自动化输电系统中主要是采用遥感技术、传感技术、监测技术及控制技术等对输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管理,在此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保证输电过程的规范化,并通过对信息数据的分析来确认最优的输电流程,这样可以减少在输电过程中电能的损耗及浪费。并且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功能进行整合,从而在自动化输电系统中高效地进行控制及管理,提高输电效率。
2.2应用于监测系统中
通常在电力系统中需要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来确认其是否存有故障问题,并及时地消除安全隐患,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全天候监测的要求。通过建立自动化监测系统来对电气工程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检测及收集,确认数据数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及时地掌握及定位故障发生区域,这样能够针对故障情况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保证检修及维护方案的可行性,可以说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电气工程运行中的风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来完善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功能,对电力系统中存有的安全隐患进行监测追踪,保证能够及时消除安全故障问题。
2.3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发展背景下,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企业可将智能技术用于电力系统的设计、管理、运维等多个环节,发挥智能优势,改进传统人工操作面临的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扩大智能电网的覆盖范围,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电力企业可引进线性最优技术,在该技术支持下,设计人员可在最优励磁模式下,完成电力系统设备与线路的优化配置。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可综合评估给定电压、电力系统配置发电机的实际电压等参数,通过PID明确控制电压数值,优化调节电力系统电压及相应的相位转移角,提高电力系统设计效率与质量。
在电力系统管理中,电力企业可引进基于智能技术的巡检设备,扩大巡检范围,提高巡检质量,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缺陷,为电力系统管理决策提供帮助。例如,在某电力企业的日常巡检中,为巡检人员配置智能巡检眼镜,该眼镜应用了大数据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感知交互技术,配置地图导航、自动拍照、数据传输、远程控制与语音识别等功能,巡检人员可利用智能巡检眼镜全面获取电力设备的各项数据,评估作业现场的运行状况,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管理。
在电力系统运维中,电力企业可在电力系统中引进机器学习技术,结合电力系统设备、器件的常见故障,总结故障相关知识,如故障类型、故障参数、故障位置等,使电力系统具备故障自诊断功能。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故障自诊断功能可使电力系统自动完成参数评估工作,进行故障诊断与预警,并将相关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为电力系统的运维提供参考资料,便于故障的高效排除,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供电的影响。
2.4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体系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应用的表现形式之一,结合电网调度自动化处理工序可知,在建立不同级别调度控制方案的基础上,融合计算机技术有效预测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落实相应的指导方案,一定程度上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质量,打造最合理化调度体系,促进电力系统全面可持续发展。
3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第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向着技术进一步创新和系统研发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技术层面的升级还是技术相关制度方面的健全完整,都将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顺利进步,从而提升技术运行管理的综合效果,建构完整的自动化、智能化运行体系,从而确保电力系统逐渐形成综合自动化目标。第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将推动电力系统向着保护机制、控制机制和测量流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监控数据收集和汇总工作中,确保能完成实时性数据分析和运算归纳,从而有效形成对应的保护机制,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一方面能建立完成的系统运行保护体系并协调对应工作环节和细节,确保电力系统能结合自动化运行方案不断调整具体操作内容,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和控制合理性;另一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推动故障自检工序的全面推进,有效对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事故和故障问题进行预测分析,确保效率最优化,并能依托实际情况简约地升级操作程序,维持电力系统运行方案一体化发展的综合进程。第三,电力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辅助下将向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采取国际统一标准进行对应行为和管理要求的配置,尽管相应工作和国际标准相比还有待优化,但却可以充分肯定国外研究标准对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影响,提高深层次研究的水平。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全面优化,要对其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重视,并依据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落实相应的方案,从而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利于电力系统常规化操作和电力管理,为生产生活用电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齐海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1659.
[2]上官经.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