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传播范围变得更加广泛。除了主流传统媒体可以进行新闻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外,许多新媒体也都可以参与新闻作品的制作与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所接收到的新闻信息难免会变得更加混杂。因此,如何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增加新闻信息的深度与传播力度,成为当代新闻从业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闻叙事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好的新闻叙事形式与新闻叙事角度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切实提升自身的新闻编辑技巧,守好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重要关口,保障受众的知情权,使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推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叙事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新媒体平台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信息传播窗口。无论是从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深度上来看,还是从新闻叙事形式上来看,新媒体都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在以往,如果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新闻叙事的形式也会不同。例如,报纸媒体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新闻叙事的,或是通过在新闻版面上穿插一两张图片进行新闻叙事。而广播电视媒体则是以文字加画面的形式进行新闻叙事,这种新闻叙事形式更加丰富,能够借助图片、声音等元素,图文并茂地为受众呈现客观、全面的新闻信息,但是其信息效用会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使得新闻叙事的理念、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当下,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除了主流传统媒体可以进行新闻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外,许多新媒体也都可以参与各类新闻作品的制作与传播,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途径也不断丰富,使得新闻叙事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不同的新闻叙事形式会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情况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新闻叙事的角度、深度不同,一些热点新闻事件所造成的社会舆论也不尽相同。这就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与表达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应采用合适的叙事形式来制作更加生动形象的新闻作品,并使其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对社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在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同时,还应厘清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阐述清楚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可以说,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还要使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以良好的综合素质来应对现场的突发情况。例如,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应注意观察当事人的情绪变化,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等。另外,新闻从业人员应使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事实,要使新闻作品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此外,新闻从业人员应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以清晰的思路、精准的表达,制作出更加饱满、鲜活、真实的新闻作品,让观众了解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始末。这是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人员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行业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二、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
(一)结合受众的个体特征,创新新闻叙事方式
在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丰富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然而,不同的人在利用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信息时,对新闻信息的关注点也有差异。要想更好地进行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作品的制作,新闻从业人员应结合受众的个体特征,采取合适的新闻叙事形式,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以更加贴近受众思维和喜好的叙事方式来加工和制作新闻作品。这不仅能够使相关媒体赢得受众的认可,还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提升新闻作品的影响力。
(二)创新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在制作新闻作品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工作态度、思想观念上,还是在专业技能上,新闻从业人员都应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己,以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另外,新闻从业人员应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实现新闻稿件的快速编写,并及时发布相关的新闻动态,通过网络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来提高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使得新闻叙事的形式更加直观,新闻作品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
(三)精准表达,使新闻作品更加鲜活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是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在进行新闻叙事的过程中,新闻从业人员也应抓住新闻事件的重点。其一,新闻从业人员应详细地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多角度、深层次地呈现新闻事实,精准地表达新闻内容,而不能刻意地渲染和放大新闻事件;其二,新闻从业人员应升华新闻的主题,对新闻中的画面、文字等进行重点提炼,使新闻主题更加突出,避免因新闻过于冗长而使观众产生疲劳;其三,新闻从业人员应把握好新闻视频的时长,运用合理的剪辑手段,使得解说字幕清晰明了;其四,新闻从业人员应适度地对新闻作品进行再创作,用最精简的语言来阐述事件,使得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另外,新闻从业人员应本着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进行虚假宣传或是夸大宣传,使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严谨性,以免降低相关媒体的公信力。此外,在新闻叙事形式上,新闻从业人员应针对不同的事件,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来呈现新闻内容,使新闻作品兼具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持续学习,提升新闻叙事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的阅读需求变得更加多元,使得新闻作品的呈现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从业人员应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无论是在写作理念上还是在新闻作品的制作上,应始终紧扣时代脉搏。首先,新闻从业人员应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学术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强化自身的语言文字润饰与编撰能力。其次,新闻从业人员应针对新形势下受众的需求变化,从受众的视角出发,进行新闻作品的创作,并且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利用新知识、新方法来完善新闻稿件的格式和内容,在把握好新闻真相的同时,创新新闻作品的呈现方式。最后,新闻从业人员应积极深入新闻现场,收集与分析相关的新闻数据,进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新闻选题策划,突出新闻的客观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工作的侧重点和宣传途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闻叙事形式也与以往有着较大的不同。为此,新闻从业人员应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加贴近群众喜好的形式进行新闻作品的创作,使新闻作品更加鲜活。同时,新闻从业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度,在事件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准确地讲述新闻事件,满足新时代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均,刘毅.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叙事模式研究[J].视听,2016(7):175-176.
[2]彭柳.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叙事及文本特征[J].编辑之友,2017(11):57-60.
[3]罗燕.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新闻叙事策略的创新路径[J].中国传媒科技,2019(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