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玫瑰痤疮的8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把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分别有患者40例。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5例:35例;患者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0岁,患者平均年龄Wie(35.5±13.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人数比例为7例:33例;患者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6.5±14.1)岁。两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存在差异不具备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两组全部参照《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中提出的内容,按照多种分型挑选相对的治疗方案。对照组使用皮肤科去完成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玫瑰痤疮有关知识的讲解,让患者能够深入了解疾病相关认识。告知患者尽量防止出现触发因素,例如日晒和食用一些辛辣的食物,日常饮酒以及情绪波动,处于密闭的热环境等,适当的护肤需要遵照温和清洁和舒缓保湿,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遵守防晒的原则。观察组则是基于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并采取阶段性的健康教育。
1.2.1延续性护理措施:①设置延续性的护理小组,通过责任护士去完成延续护理方案的制定;设置健全的信息登记系统,便于完成患者信息的查询,并对患者后期情况进行查询;②建立微信平台,这一平台需要包含疾病知识以及手术之后护理介绍等多种内容;邀请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加入到微信群中,激励患者在群中彼此交流并提出提问;定期在微信群分享皮损恢复较理想患者接受治疗与接受护理后的体会,让患者能够有治愈疾病的信心;③适当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需要患者主动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心理上产生的压力,消除患者存在的紧张和不安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激励患者诉说并发泄自身产生的主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讲解正面事例引导患者乐观、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④运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针对患者个人生活情况和患者心理情况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入了解,1次/周,连续进行1个月的随访,之后可以适当将随访时间延长到2周进行1次。
1.2.2阶段性健康教育方法:①治疗之前。接诊护士需要主动接待患者同时对患者健康情况进行评估,认识患者个人需求,细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通过责任护士对其采取延续护理;对于科室自制的一些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进行制作,并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患者认识到疾病出现的具体原因和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了解症状表现还有平日生活预防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得患者能够对护理人员有更多的信任感;②治疗中:需要让患者了解到不良反应具体的预防与处理方法,通过微信群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了解患者病情转变情况,监督患者参照具体的疗程进行治疗并按照规定时间复诊;③愈后:让患者了解保湿和清洁以及防晒等多种皮肤护理知识,避免因为护肤不适宜而导致皮损问题的二次发生;发现同时防止多种环境和生活模式激发因素。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态:使用Zung进行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去对两组患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估,评分高则代表焦虑和抑郁的情况严重。
1.3.2生活质量:玫瑰痤疮转变针对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的问卷(RosaceaspecificQoLmeasure,RosaQoL)其本身通过验证,对于玫瑰痤疮在生活质量上进行评估的工具进行应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去完成数据处置。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使用t去完成检验;计数资料选择例(%)代表,使用x2完成检验。P<0.05存在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都要比对照组低出很多,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上的满意度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存在差异具备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玫瑰痤疮是临床经常出现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会出现在多个年龄段,其中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到50岁,一般出现在女性和皮肤较为白皙的人群。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与相关研究人员最终研究结果相似。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延续性护理是将人作为根本的一项原则,能够为患者提供院外多个不同层面的护理服务,并与多个阶段的健康教育联合,不但可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同时也可以不同程度的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玫瑰痤疮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与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患者出现的抑郁与焦虑情绪,能够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升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晨曦,杨枫,王艺霏,等.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Nd:YAG1064nm激光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0,11(1):38-41.
[2]王亚玲,赵志祥,刘芳芬,等.中国人群玫瑰痤疮发病与饮酒、吸烟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45(2):165-168.
[3]田露,陈英.“互联网+”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1,34(17):17-20.
[4]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亚专业委员会.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2016)[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7,50(3):156-161.
[5]张春花,黄咏梅,田华,等.综合护理对玫瑰痤疮患者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0(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