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承担传递真实新闻的重要责任,通过对新闻内容的编辑,呈现出内容优质、信息真实,符合观众多元化需求的新闻报道。对于新闻记者来讲,编辑意识的培养,不仅提高新闻编辑质量,而且有助于新闻记者职业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就是新闻节目产生过程中,记者体现出的职业思维与特殊感觉。根据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内容,可以将编辑意识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职业意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媒体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通过新闻事件的编辑、报道,为公众呈现真实的新闻事件,引导公众从客观角度分析问题、理解新闻内容。职业意识,可以帮助广播新闻记者更好发展,使其对自身的责任、使命产生深刻地理解。第二,政治和法律意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中,应坚持党的政治方针与政策,牢记自身的使命,以高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为公众呈现真实、全面的内容[1]。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下,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方向,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第三,创新意识。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都是新闻的传播者、制造者。如果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具备创新意识,就会呈现出同质化的新闻内容,无法吸引公众的注意,推动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新闻记者从多个角度挖掘新闻内容,呈现出独树一帜的新闻报道。如此一来,可以增加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第四,服务意识。新闻记者不仅要做好新闻内容的报道,也要坚持服务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关的服务,推动新闻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原则
2.1政治性
培养广播新闻记者进行编辑意识时,应坚持政治性原则,坚定新闻记者的政治立场,强化其政治素养。在信息爆发时代,新闻信息的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信息反映不同的问题,产生的社会舆论也不同[2]。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将政治原则作为实施各项工作的依据,从坚定的政治立场,选择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避免不良言论造成负面社会影响。
2.2时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工作节奏与模式,为公众呈现时效性的新闻。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仅要呈现出最新的新闻内容,而且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快速编辑新闻内容,并在多个平台发布,让公众了解新闻,并引导公众进行思考。这样一来,能够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前沿性,可以增加广播电视新闻的在媒体行业中的影响力。
3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对策
3.1加强对新闻记者思想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提高中,从思想意识方面入手,使其明确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并主动提升自我,适应媒体环境的变化。第一,加强对新闻记者思想教育,引导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新闻记者工作特殊性的影响,记者在收集新闻信息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果记者以负面情绪编辑报道内容,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引发较大的争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够杜绝这一问题,让新闻记者以客观角度报道新闻,挖掘事件中包含的正能量信息,将此以多种不同形式传递给公众,引导公众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应加强对新闻记者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专门的学习活动,帮助新闻记者牢记使命与责任。第二,坚定记者的政治立场。当前互联网中有较多负面信息,对社会和谐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中有较多思想不成熟的用户,这些信息的传播不仅影响此类用户的价值观,而且不利于国家建设。广播新闻记者应承担着媒体人的责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利用自身专业为公众呈现立场坚定、内容真实的新闻,利用社会舆论熏陶人民群众的思想,降低互联网中负面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比如,广播电视台可以根据新闻记者思想情况,组织思想教育活动,将国家政策、新闻工作者职责、道德素养等信息体现在培训中,引导新闻记者持续性地参与学习,深化新闻记者对国家政策、精神方针的理解,进而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闻事业发展助力。
3.2培养新闻记者的策划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策划水平,会对新闻编辑意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提高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水平,使新闻记者在岗位中发光发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引导记者从不同角度报道新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分析问题角度不同,呈现的结果也不同。新闻记者应意识到不同报道角度对新闻工作的影响,分析总结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规律,结合当前公众新闻获取方式、阅读习惯等,进行新闻编辑工作,赋予新闻内容更多的时代感,进而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其中。第二,树立创新意识。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新闻编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闻行业的发展需求,不能新闻编辑质量[3]。为提高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闻报道形式,应对新闻内容、报道形式等进行创新,与社会热点、观众需求相结合,增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效果。比如,为了让观众产生参与感,与观众连线,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展示新闻内容,让公众独立思考,感受新闻主题。再如,新闻广播记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公众互动,了解公众的喜好,并在新闻编辑中呈现处理。
3.3提供新闻记者写作能力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扎实的写作能力,也是增强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重要媒介。日常工作中,新闻记者应该学会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新闻素材,结合新闻事件,快速写出一篇内容完整、角度客观的新闻稿件。广播电视台可以组织新闻记者参与学习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教育,使其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在都匀市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培训会中,围绕《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写作探讨》主题,从“怎么样写新闻”“写什么样的新闻”“怎么样获取新闻”“写作要注意的问题”“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向基层工作者传授了新闻写作必须掌握好的6门“功课”,同时结合国内热点和州内各县、市部分经典新闻宣传案例进行了解剖式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意识,是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职业发展的关键。良好的编辑意识,可以体现出记者在新闻舆论导向中的作用,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质量。新媒体环境下,应坚持政治性、时效性的原则,通过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策划能力、写作能力,使其意识到编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思想教育,使其明确自身所处的环境,主动学习先进知识,优化自身业务能力,推动传统媒体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佳.5G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三维度创新[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3(01):94-98.
[2]王尊.浅谈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素养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8):184-186.
[3]王亚慧.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01):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