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尚还有两样应用系统结构在持续地发展变化,其中之一是MIS系统,意即传统的面对特殊业务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某些商业软件包。一般而言,根据这一系统创造的应用程序会基于Windows运行,并活跃于局域网与单机当中。相较于另一种应用系统结构,MIS发展的时间明显是更长的,且经过不断的演变,这种应用系统结构逐渐从以文件为基础过渡到以局域网的客户为基础,并且在近些时候还转化为了分布式的多层结构;另一种应用系统结构则是集成了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的系统结构。近些年来,这一系统结构愈发变得流行,且大多数的商务用应用系统都能良好地运用这一系统结构。同时,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也让更广泛的使用面成为可能。
1.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而数据库较为早前的主机结构已然转变为了客户机结构与服务器结构,并在信息领域的各个角落发光发热。但是,网络的指数级普及速度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应用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换代,而C/S结构却越来越难以跟上这一时代更替的脚步。随着C/S架构的负担越来越重,三层式的C/S结构也应运而生。根据层次的不同,网络应用可以做出多个划分,其中有业务逻辑层、用户界面层以及数据服务层。根据所在位置,又可以做出分类,例如业务逻辑层与用户界面层都处在客户端,而数据服务层则位列服务器端,这两层构筑成了C/S结构。对于成熟的商业应用程序而言,其足够的处理请求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面对随时都会到来的多条请求信息,既要处理好数据的传输,又要尽可能不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与此同时,客户端数量的增长往往会用去服务器的大量内存,并且其利用率并不算高。故而基础的C/S结构是有着很大弊端的,一旦服务器数量增长迅猛,那么所花费的资金也将成倍地增长。对此,三层式的C/S结构就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原本的二层制,其在两者之中增加了一层,名为应用服务器。这一层管理了任务量的分配问题,并使得客户端的处理能力大幅度地提高。故而,原本的二层C/S面对的情况最好是用户量少,数据量庞大并且安全性要求不高,而三层C/S则适用于用户量大,数据量少,交互性不高的情况。在目前,流行的主流浏览器有Microsoft等四种,然而Web的标准还未成型,故而针对其展开的问题讨论也时刻不休。故而,要想将别具特点的HTML网页展现出来,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功进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国内各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与业务拓展,工作的地点也由传统的集中式转化为了分布式,并从一个城市发散到了多个城市。与此同时,用户群体也向信息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何使用好技术,并将Web完美地进行融入改造,就成为了广大企业面临的问题。截至目前为止,能够同时保存先前投资成果,消除数据库差别,并使得企业展开现代化管理的信息系统仍未出现,这一系统的问世仍然值得大众与企业拭目以待。[1]
2.网络技术发展现状
现如今,APS、VBScript以及DHML等技术仍是开发的主流,而XML这类的新技术也逐渐被广泛应用。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网络应用的开发时,工作人员需要现建立对象,再进行数据的保存读取,最后要转换其形式,使得其能够在主流网络应用上表现出来。然而这一套流程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1]第一个问题便是,这套开发流程一定要使用不成熟或是半成熟的技术,这也使得开发人员对于整个流程的掌控力明显不足,对于开发的效率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而第二个问题则是,即使HTML技术已然非常成熟,其也很难高效地进行动态数据的处理及更换,这就使得数据的交互变得更为困难,不利于开发人员的工作展开;最后一个问题,若是开发人员使用多种技术并行的方式进行开发,那么其开发成本将会非常之高,而工作人员的学习时间也将大量地增多,不利于实际工作的进行。综上所述,Web程序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有很多门槛亟待跨越的。[3]
HTML通常用作进行Web网页的创建与信息发布,并且是首个作此用途的通用语言。HTML的文档保存形式通常表现为纯文本,并且以标签来进行组织的统筹。在HTML的文档之中,可以插入多种多样的对象,例如有audio、video以及image等。
XML则代表了新兴的Web标记语言。其描述规则的方式也比较新兴,采用了样式表的形式。并且在此过程中,用户还可以自由地进行自定标记。XML的出现及流行,为网络应用系统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可能。
3.XML与DBMS的相同点及其差异
XML若用简要的意义描述,则指代的是仅使用该语言进行编辑的文档。而若是将XML的含义展开,则意为XML语言、XML语言编辑的文档以及全部与XML技术相关的工具和手段。这连者也构成了XML的狭义解释与广义解释。[2]而XML与DBMS的共同点在于:首先,XML的数据存储方式采用的是使用XML文档进行;其二,XML用文档的类型定义与KML大纲进行逻辑结构的建立;其三,XML支持直接对数据信息进行读写查看,并活用QUILT等工具;最后,XML也会提供应用逻辑的接口,并将应用程序获取文档的流程做了更多的简化。
虽然XML与DBMS之间的共同点很多,但DBMS仍要比XML优秀,源于其拥有的XML不曾拥有的许多优势。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便是DBMS强大的数据存储与读取性能,这源于DBMS所特有的索引功能;其二,是DBMS的访问控制机制,DBMS拥有两段式的访问控制机制,分别针对事务的上交以及加锁;最后,DBMS拥有非常完善且强大的安全机制。用户能够获取非常大的管理权限用以确保安全性。当然,XML也有其优点,例如良好的开放性,良好的结构柔韧性以及良好的兼容性。[3]
4.XML提供的可能性
Web数据库借由XML进行发布,其最优先的问题是怎样使多种多样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XML拥有着表达结构数据与半结构数据的方法,并且不用附带上任何信息。且在进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XML也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灵活性。在通常情况下,XML涵盖兼具了数据与结构,故而XML也能得以避免遇到诸多的传统问题,例如非规格化或是记录类型识别等。要操作XML文件,首先必须生成XML文件,因此必须借助中间件来完成从数据库到XML文件的数据转换,可以使用ADO来访问数据库,然后将数据保存为XML文件和做中间临时存储。总之,生成XML文件有两种方式:其一,手工方式。直接使用XML文件编辑软件生成XML文件。其二,用ASP技术在服务器动态生成。通过ASP,在标记语言中嵌入脚本语言程序,可动态生成包括多个ODBC数据源的XML文档。这种方式生成的XML文档又可以分为:生成一个单独的XML文档;直接返回XML内容,即ASP返回的本身就是一个XML文档,但它不进行物理存储。[4]
5.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办公地点分布的特点,根据其距离服务器距离的不同,应当分别采用不同的数据库体系结构来进行数据库的访问。对于系统维护部门,则可以采用两层式的C/S结构进行数据库访问,以提升其工作效率;对于局域网范围内的其它用户,则可以采取三层式结构。
【参考文献】
[1]谭君杨.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与软件开发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20, v.27;No.318(06):106+108.
[2]周叶枫. 信息系统集成技术与软件开发策略的研究[J]. 电子制作, 2020, No.408(22):20+75-76.
[3]游红俊, 郭庆平, 张文萍,等.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 38(019):172-173.
[4]赵慕阶. 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探讨[J]. 科研,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