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自我重塑的路径探索
米琳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米琳琳,.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自我重塑的路径探索[J]. 新闻传播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摘要: 目前,我国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日渐成熟,新、旧媒体逐渐呈现融合之势,同时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媒体的不断融合,传统的新闻信息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发展的需求,应当与时俱进并不断提升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才能促进新闻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自我重塑的路径,拓展记者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保障新闻质量,提高传统媒体竞争力。
关键词: 媒体融合背景;新闻记者;自我重塑;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95
基金资助:

引言:时代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技术得到了有效更新,在当前新旧媒体如火如荼的融合也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所以,当前新闻记者需要自我重塑,增强自身信息收集和传播能力。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自我重塑的必要性

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新闻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技术变革,以保持竞争力并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新闻工作者自我重塑变得越来越重要[1]。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闻工作者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自我重塑的优化路径

(一)新闻记者自身要有优秀的政治素养能力

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就是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为民族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新闻工作者在做客观报道时,应从党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有准确的政治观点来报导。新闻工作者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观点,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世界观,要用辨证性的思维去认识和认识客观事物;准确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并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为广大观众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导向[3]。身为一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事实真相,在政治上毫不含糊,要客观全面地报道全部的消息。

(二)提升媒介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想要化解当前电视台所面临的困境,就必须从提升新闻技术的运用能力和新闻媒介资源的整合能力入手。新闻记者要善于利用日渐丰富的媒介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采编工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优势互补。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在优化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具备充分且灵活运用各种信息渠道和媒介形式以及媒体平台的能力,多种渠道的利用更有助于新闻记者挖掘热点事件与新闻线索,也更加贴近当前受众的实际需求。基于当前的媒介特点,转变成一个多元化、全媒体的新闻样式和媒介风格,这样也能更好地提升电视台新闻的影响力[2]。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当前新媒体的发展环境下,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要熟悉并善于利用各类新媒体,包括新的摄影技术、摄像技术、写稿能力、出镜报道能力、全时段采编能力和非线性编辑能力,同时,还要熟练运用微博和微信等多个客户端平台。

(三)强化职业素养能力

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中,新闻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正在向新媒体转型,而新媒体则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式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职业素养能力可以使新闻记者采编新闻能力得到直接提升,具体包括:对新闻记者加强职业宣传和培训,在此过程中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信心和兴趣,为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新闻记者应把自己的工作经 验和群众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深入了解百姓生活渗透事实真相,使其形成的新闻信息结构更加全面、真实和科学;对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度加强培养,新闻记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深入挖掘和分析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对相关信息做出合理判断;新闻记者应以“活到老、学到老”为其学习原则,不断充实知识储备和提升专业技能,并积极创新固有思维,使新闻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得到相应拓展;培养新闻记者强大勇敢的职业情操,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黑势力、非法团体等,新闻记者在采编有关新闻时很可能会受到恐吓或威胁等,所以新闻记者应具有揭露黑暗、面对真相的胆量和勇气。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

新闻记者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报道一些切关系到老百姓的时事新闻,例如,房价上涨或者下跌、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更改、退休年龄政策的改变以及自然灾害等等。这些切合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往往是大众最关心、最在意的新闻。一个好的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在采访中,在采访中,在采访中,无论在采访中,还是在采访中,都要与人民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感情与思维的共振,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4]。要从平凡的人生中发掘出“价值”,在任何时候都要“以人为本”,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做,为大众去做。在报道的内容上,应尽量接近人民群众的现实,又如,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社会保障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等。不能因为想要获得更多的关注,也不能因为一些原因,而去挖别人的“伤痛”,从而干扰别人的正常工作。即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时,要注意报道的事实与人文主义,只有这样,他们所报道的消息才能获得更多的公众的拥护,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3]。因此,新闻工作者就要贴合实际情况,进行新闻采集与新闻稿件的撰写,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新闻采编能力,也能够为新闻本身的发展方向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五)强化社会责任感

当前新闻媒体界的工作目标就是为大众提供真实有效、客观公正、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记者不能够有为了满足大众猎奇心而故意制造噱头与爆点、对新闻事件进行事实扭曲与故意炒作的行为。无论是娱乐新闻媒体,还是中央政治媒体都应当做到对新闻事件进行最为客观的描述与报道,为每一位公民服务。为了实现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新闻记者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力与坚定的决心,并且要增强职业道德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只有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地搜集信息,不怕吃苦、不畏艰险地走到新闻事件第一现场,才能够报道出最为生动、原汁原味的新闻。

(六)提升数据信息的挖掘能力与处理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下,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记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节目的质量。新闻记者提升采编能力,首先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对此,在采编工作中,新闻记者可以结合网络中的信息碎片与实际情况,不断增强自身的数据信息挖掘能力与处理能力,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记者可以更快速地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抓取并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升数据新闻的制作能力和数据处理与应用能力。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多关注动态图表和交互地图等新媒体新闻数据的展现形式,提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吸引力以及可视化程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记者高度重视自身的工作,给予新闻记者更多参与移动互联网实践的机会,对当前新闻行业所处的环境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利用自身的能力解决问题,建立健全相关的标准化新闻信息收集整理与应用制度,使得记者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所考虑,从而能够不断提高电视台的整体质量,确保当前工作能够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总之,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田凌凌,黄恬恬.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转型[J].传媒论坛,2020,3(19):158+160.

[2]陈剑州.融媒体时代报纸新闻记者的优化转型思路[J].记者观察,2020,No.499(23):61-62.

[3]张效凡.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路径研究[J].记者摇篮,2020,No.596(08):131-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