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策略研究
朝宝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朝宝,. 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策略研究[J]. 新闻传播研究,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096.
摘要: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果传统电视新闻编辑不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必然会导致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下降,影响节目的时效性等,无法很好地满足观众需求,从而导致观众流失。鉴于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直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主动了解新媒体时代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把握观众观看新闻节目的各种诉求,从而在电视新闻编辑方面求新求变,积极融入新媒体时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新闻编辑;创新
DOI:10.12721/ccn.2024.157096
基金资助:

引言

在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下,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种网络平台来了解最新的时政新闻、社会热点等,网络媒体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反观传统电视新闻,其现阶段所拥有的传播形式以及采用的传播路径并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创新,最终导致自身传播能效下降。

1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

1.1传播即时性

传播即时性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新闻媒体开展新闻报道活动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新闻宣传时效,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内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上传至互联网平台,并在大量网络媒体的作用下迅速传播。此外,大量现代技术的应用也充分简化了新闻生产程序,使原本冗杂的新闻生产环节变得更为精简、有效,媒体从业者能够很快地生产出优质的新闻产品,并运用互联网的多种渠道进行传播,覆盖面极广。

1.2内容多样性

如今,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新闻内容的丰富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究其根本,现代社会的逐渐开放让人们看到了更为广阔、更为精彩的世界,人们的注意点从最初的民生、经济、政治拓宽为文化、艺术、法治、教育等各个领域,希望能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些新闻信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另外,新媒体的出现也让人们看到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人们由此展现出强烈的兴趣,并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探索。故此,现阶段的新闻报道内容更为丰富,受众的各种需求也逐渐被满足。

1.3形式多元性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载体仅限于报刊、广播、电视,图文传播、声音传播、图像传播便是全部的传播形式。如今,互联网平台的全面应用为人们带来了更为多元的传播形式,短视频、H5、Vlog、定制报道以及VR等均是当前较为普及的传播形式。这说明,网络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元、更为强大、更为形象的阅读形式,使其能够在了解最新新闻资讯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感官体验。因此,相比于传统且单一的电视画面,人们更喜欢多样变化的网络新闻媒体。

2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2.1忽视观众的诉求

当前电视新闻编辑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脱离观众,忽略观众的诉求,这导致电视新闻节目不够接地气,难以让观众有代入感,这样的新闻节目很难对观众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部分电视新闻编辑存在一定程度的封闭性问题,缺少与观众的互动沟通,对于观众的基本诉求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入,这导致观众不断流失。很多新闻播出之后,虽然可能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是因为节目缺少互动反馈的渠道,新闻编辑并不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无法及时调整节目。

2.2电视新闻编辑视角单一

目前,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各类新闻节目更是数不胜数,观众的选择空间是非常大的,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如果节目本身质量不够“硬”,无法在视角层面做到差异化,必然会导致节目的影响力下降。部分电视新闻编辑往往存在报道视角单一的问题,制作的新闻中规中矩,没有特色,没有从观众关心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导致新闻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也难以在同质化严重的节目中脱颖而出。电视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时受到的限制较多,一些编辑的工作理念比较保守,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新闻编辑比较抵触,这种情况下难以增强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现代化创新策略

3.1加强新闻节目编排上的策划创新

新闻策划除了是指单条报道的策划,还包括整组节目的策划,如何让多条新闻节目以更好的方式排列组合,让一些节目在单位时间里张弛有度,既有画面感、冲击力强的新闻报道,也有深度剖析新闻的调查性报道;既有关注民声反映民情的新闻报道,也有重拳出击解决新闻事件的舆论监督报道;既有带着观众快速浏览新闻事件的短消息,也有解析新闻前因后果的长新闻,这些都属于新闻节目编排的范畴。在新媒体时代,在碎片化和散点化的阅读环境下,受众对于新闻的耐受程度正在不断降低,他们对于新闻保持高度关注的时间并不长,必须要接收持续不断的刺激,才能维持稳定的收视状态。因此,这就给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时间安排,节目搭配上进行创新,对传统集中播报的新闻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穿插在不同的时间段播出,有效地吸引受众,以及节目中广告投放频次、时长,都是新闻策划需要重点考虑部署的范畴。

3.2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构建信息交流和交流方式

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促进各个产业的变革和革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电视新闻栏目进行改造,使节目形式的创新得以实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资讯进行分析、对热点事件进行统计与扫描,将新闻受众的偏好及反应呈现在资料中,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能提高新闻的生产力,增加新闻的说服力与魅力。在新闻资讯中,网络热点、突发事件、趣味事件等都能引起新媒体使用者的关注。因此,电视新闻要主动融入新媒体,做好编辑工作,把新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到新媒体上。另外,网络技术还可以拓宽电视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加速新闻的传播。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将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相结合,既可以拓宽新闻的途径,又可以让新闻受众及时了解到新的消息,为新闻受众带来宝贵的资讯。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信息的传递途径,突破单一的信息传递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新闻发布,让新闻受众能够自由地挑选信息资源,对零散的信息进行最优的集成,保证新闻的整体质量。

3.3改变互动形式,提高受众黏性

当前受众之所以更愿意从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不仅仅因为新媒体的方便性、及时性,更在于新媒体新闻可以同受众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以微博为例,新闻一经发出,大数据便会按照其自身的运行体系,根据浏览量分析新闻热度,进而在数据池中大面积投放,在短时间迅速发酵引来更多的关注。而受众在获取新闻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利用评论区和转发区及时获知其他新闻受众的想法,并直接在新闻下方评论区展开交流和沟通,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新闻影响力的扩大,进而产生更大规模的效应。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媒体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对电视新闻传播造成了强烈冲击,但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重新审视自我、了解自我的机会,并为其带来了优秀的发展环境以及先进的发展理念,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也为电视新闻媒体指明了新的发展思路。基于此,电视新闻媒体应当深入了解新媒体环境,明晰现阶段新闻传播特点,了解自身不足,结合环境与自身实际,深入探索创新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高淑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分析[J].采写编,2023(1):69-71.

[2]丁波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的创新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24):113-115.

[3]王薇.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创新的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1):106-1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