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通信维护与IT智能化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探讨
白成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成龙,. 传统通信维护与IT智能化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探讨[J]. 无线电研究,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18.
摘要:
计算机技术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优化了很多传统技术的问题,通信维护属于一项研究信息传输与信号处理工作,传统的通信维护工作需要人力和脑力,包含技术性、事务性工作。近年来,随着新时代高科技的研发,人们对通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通信维护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不断更新改善,与新兴IT智能化相结合,共同维护通信工程。
关键词: 传统通信维护;IT 智能化;融合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18
基金资助:

前言:传统通信维护结合IT智能化是当今时代发展需求,其可智能处理通信维护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升通信维护工作效率。为促进二者理想融合,需对传统通信维护与IT智能化的融合应用与发展展开深入探究。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此方面进行了探讨。

1传统通信维护模式概述

1.1维护管控方式

传统通信维护一般以由上至下方式为主实行维护管控。此方式通常是由企业总部制定统一维护标准,逐层实施,按照内容、专业等方面的不同,可对资源进行高效分配,传统通信维护团队根据这些规定和资源进行维护工作。

1.2传统通信维护的优缺点

近几年我国的主要通信运营商一直朝着产业转型、智能化的方向改变,作为通信维护企业必须及时跟上运营商的思路,了解未来通信维护的发展趋势。一般传统通信维护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维护管控,它的优缺点在层层递进的管理中 非常明显。

1.2.1优点

传统的通信维护有很多优点。它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多年,是因为它能够帮助通信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控制成本。只要维护人员明晰总公司的大致投资金额,就可以帮助公司达到相应的水平,从而可以估计出这种环境下通信维护的质量水平。只要总公司的企划案和维护战略没有问题,并保证底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整个通信维护的过程是非常明确的。一旦在通信维护中出现意外事故也能够及时统一的修整,因为通信维护过程是基于线性结构进行的,只要总部发号施令,突发事件很快就能被解决。

1.2.2缺点

传统的通信方式具有很好的权威性,但传统的技术毕竟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其最突出的缺点是不能及时处理新业务,不能快速反应和调整。由于传统通信维护的维护模式是预设的,如若在实际操作中没有预设的环节,就会打乱整个维护工作的节奏。底层员工的自主意识较弱,往往被动接受指令。因此,根据线性结构的维护,不能有效地处理新事物。

2IT 智能化的发展与演进

传统通信维护程序设计中缺少灵活性、可靠性,致使实际运用中难以顺应用户实际需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在新的程序设计中得以大力推广与应用。通信维护和IT智能化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IT智能化高速发展下,可实现数据操控和疑问求解的有效分离,构建新的知识库、数据库,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可利用知识库、数据库进行推理验证,从而对问题进行判断与猜想,比较适用于不完整、不准确数据信息中。

另外,随着互联网规模迅速扩展,国家提速降费要求,如果继续以传统模式进行通信维护,将面临严重的成本缺口。因此,必须要借助 IT 智能化技术,通过 NFV、SDN 等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企业人员想 IT 化转型发展,通过 IT 的高效智能运维体系来降低维护成本,确保在网络规模扩容和营收费用降低的背景下满足企业可持续运营发展。

3传统通信维护与 IT 智能化的融合应用与发展

3.1通信维护与 IT 智能化的融合应用原型设计

智能化环节可视为通信维护的一个嵌入模块,和通信维护系统既有模块平等,相互作用,共同执行维护管理工作。智能化环节作为一个嵌入模块,其作业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VSAT 小站,定时向主站传输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包含分站作业情况和主站对各小站轮询结果,这些数据共同堆砌成作业区,分析可靠数据;

其次,通过数据进行科学推理,科学推理需结合MIB,从MIB中获取常识信息,并和已知信息匹配,利用冲突消解,选择合适常识规矩,然后获得科学推理的中间成果;

最后,MIB 与激励数据缓冲区应该做出修正和改变,经过多次反复该过程获得维护通信系统的最新情况,将这些情况以书本文字形式呈现出来递交给技术人员。

3.2系统维护功能和解释功能

此体系需对其结论进行解释说明,对用户一些问题进行科学解答,提高体系透明度。传统通信维护程序通常将常识内容和操作内容相结合,在通信维护程序设计中,只涵盖数据功能、程序功能,通过通信维护职能化,将着链各个数据库进行分析,提高知识库灵活性,扩大知识库,充分发挥解释机制效用。在传统通信维护程序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时,可对此进行妥善处理。若系统处在非编程状态下,可以实现对知识库的持续扩展,智能化系统知识库的扩充是一个长时间积累过程,而知识库质量和内容数量直接决定着智能体系的能力。

3.3推理机制的设计

在通信维护智能系统中,推理机制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将推理机制向着正方向推演,同时还能实现推理机制的反向推演。在正方向推演方面,从获得的信息中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在反方向推演方面,先要做出假设结论,再对结论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验证。

3.5传统通信 IT 化转型

为容易应用于IT智能运维,传统通信也需要在效率和成本的要求下逐步向IT转型,通过通用IT产品替代和发展传统的专用系统设备,植入IT基因,并快速适应智能IT一体化运维。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通信运营商处于不断研究转型中,逐渐趋于管道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发展过程中,对通信维护企业来说,将直接影响着通信维护需求和降低成本方面的需要,在此形势下,通信维护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增强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必须做好传统通信运维和IT智能化结合的应用和发展的研究。

文献:

[1] 周洋 . 电力智能化 IT 运维管理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J]. 贵州电力技术,2015,06 :69-72.

[2]赵新平,黄春元,赵凯悦.德国“工业 4.0”、信息化红利及中国制造业的机遇[J].全球化,2015,10:74~88+40+134~135.

[3]赵法彬.移动互联造就精彩生活,无线融合开创美好未来——“2011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暨第二届无线通信及卫星应用设备展” 在京成功举办[J].数字通信世界,2011,05:22~56.

[4]史炜,马聪卉,王建梅.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融合类业务发展及业务模式探讨“两化融合”的发展对策[J].数字通信世界,2010,02:16~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