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基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情况,将水利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但是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此的重视程度,拥有准确的管理目标;加强资金的投入,确保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实现权责分明;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工程的监督工作,并打造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用于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1水利工程的特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备受重视。由于大型水利设施、水利工程无法覆盖所有农村区域,故而水利工程不断增加,为农户开展种植活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水利工程的功能多样性体现在为种植提供灌溉水源,能够蓄水、储水,故而具有一定的防洪、防涝、抗旱功能。同时,部分水利工程属于湿地的一部分,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工程具有多样性功能,对促进地区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工程能够提供普惠性服务:一方面,当地全体农民都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开展灌溉,获取人畜用水;另一方面,农民在利用水利工程获取收益时,不会损害其他人的收益,不会影响他人使用水利工程,即除农民以外的其他群体也可以利用水利工程满足自身需求。因此,水利工程能够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其服务对象具有普遍性。总而言之,服务对象的普遍性以及服务成本的实惠性共同构成了水利工程的普惠性。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问题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其他项目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工程建设比较复杂,而且所涉及的内容广泛,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资金量大。从资金管理和应用的角度分析,政府虽然给予工程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额度较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基本需求,导致工程建设整体效果受到影响。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经过长时间运行,容易出现设备故障、渠道渗漏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受影响,不能保证农田灌溉需求,降低设备的使用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当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对整个农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就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相关部门认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开始作业管理的时候,相关人员仍是基于传统的管理理念,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工程效益,导致管理作业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整个工程的运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3.1改善水生态环境,加大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
现阶段,我国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必须着手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水环境保护等工作。从整体上来看,工业是水环境污染最大的来源,为了更好地深入落实工业污染水源防治工作,必须构建环境保护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实践证明,有效运用环保机械、环保用品,投入并应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并且改革原料路线,创新产品种类,采用低耗、高效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可以显著减少对原料、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的废物量,并且废料、废物还能“变废为宝”,从而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达到保护水环境的目的。
3.2细化管理任务
水利工程承担着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改善等重要任务,应在项目检查、进度监测、检测维修、设备养护、档案管理等日常管理常规性工作及重点专项任务中严格遵循现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相关规定。运用任务分解结构模型,大到一年小到每日,按不同阶段对任务内容进行细分并编写详细的工作表单,确保每个小组每个职工明确每个时段工作的重点事项;并根据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岗位,按标准配置人员,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责任可追溯。同时,各项工作要日清日结、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偏差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落实到位。
3.3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可以在水利工程运行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应该持续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积极开展各项检修与维护工作,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及时将底部淤泥清理干净,以避免底部淤泥过多而减弱水利工程蓄水与供水的能力。在对水利施工设备进行维护时,要注意采用科学方式检查设备损坏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损坏的设备,注意避免水资源浪费。另外,还要全面考虑水利工程在农业灌溉方面的成本,应用先进的灌溉节水技术,全方位地减少在农业灌溉方面的投入,最大限度地选择环保的、节能的灌溉技术。
3.4转变观念,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现阶段,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严重,也是相关部门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针对农村水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主要是村民的用水意识淡薄,加之宣传人员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为转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观念,应加强村民水资源的用水意识,从根本上改善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对此,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知意识,树立正确的水利工程管理意识,政府各个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积极宣传水利工程在工业发展、农民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让群众认识到“维护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是农民自己的事情”。相关单位结合水利工程的发展需求,要做好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实现管理从静态向着动态的方向发展,基于宣传工作的基本特点,确保宣传教育形式能赢得大众的认可,积极融入农民的生活中和发展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信息时代下,则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适当扩大宣传的范围。通过新兴的传播技术,结合受众的基本需求开展有效的法治教育工作,体现参与性、立体性和指令性的特点,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主动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国家经济发展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要想持续提升其运行管理效率,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必须相应地调整运行管理模式,构建合适的运行管理机制,还要优化各部门水资源的配置,确保水利工程可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得应有的效益,持续、稳定地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次琼,普布曲珍,旦增次旺.关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J].城市建筑,2020,17(29):183-184.
[2]燕永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信息,2020(14):87-88.
[3]吕嘉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62-163.
[4]王静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7):294-295.
[5]郑振浩,王金龙.基于标准化管理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浙江水利科技,2019,47(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