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中乒乓球教学的策略研究
周仲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仲豪 ,. 小学体育中乒乓球教学的策略研究[J]. 体育研究,2021.6. DOI:10.12721/ccn.2022.158526.
摘要:
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责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打球动作、培养学生基础球技。这一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直接培养和练习教学,还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基本的技巧学习,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乒乓球球技训练
DOI:10.12721/ccn.2022.158526
基金资助:

引言: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球坛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加强乒乓球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根基。会对他们后续的乒乓球技能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变革与创新小学乒乓球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提升乒乓球教学的有效性刻不容缓。

一、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乒乓球活动不感兴趣,教师在台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学习的念头,导致出现教师“教不会”,学生“学不会”的尴尬现象,因此,在教师开展乒乓教学时,应抓住学生心理,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充分掌握乒乓教学原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例如:在“发平击球、推挡技术”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乒乓球的发球和推挡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练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学生谦虚好学、互帮互助的优良品格。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准备教学课件,并通过网上教学短片和实际比赛案例向学生展示平击球和推挡技巧的视频,学生观看后,纷纷表示此技巧的实用性,趁此机会,我向学生讲解了发平击球和推挡技术的方法和要领,同时,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予以纠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分组训练。通过对视频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此动作的技巧优点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技术训练阶段化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乒乓球球技,教师需要让在一个阶段训练之后,及时地进行自我反省,总结本阶段自己的训练成果,取长补短,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之前的水平和当前的水平,在反思的基础上,感受到自我的提升,从而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产生不断进步的欲望。除此之外,在学生进行个体成长时,教师也应让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合作、交流与分享,并进行互动解答,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促使学生彼此之间都能得到进步。

例如,在阶段性训练方法的实施上,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四人组、六人组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小组之间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与分享,并在空余时间进行相互之间球技的切磋与评价,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一阶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本阶段所练习的球技有更深一步的思考,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空余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所在,从而推动学生分析出自己是技巧上存有问题,还是训练时间不够、心态不好等原因,使他们更有效率地进行对症下药。与此同时,阶段性的训练方式也能够激发学生训练的斗志,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于乒乓球练习的熟练度。

三、变单调为新奇,优化教学形式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标准,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成功经验”等普遍的教学理念,具体结合小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为他们科学设计乒乓球教学、训练和考核方案,借助差异化的教学标准,提高乒乓球课的效果。为有效渗透“成功经验”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注意科学设计乒乓球教学目标。尤其是可以将以往单调的乒乓球教学形式转变为多变、新颖的方向,不断改进和优化乒乓球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参加乒乓球课或以新颖的方式训练的兴趣。和多变的教学形式。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优化乒乓球教学形式,提高乒乓球教学效果。

四、创新教学模式,巩固学生运动技巧

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横拍、直拍、站位等基础教学,随后让学生自己去自由练习,对学生练习而言,只是在球台上对乒乓球推来推去的,没有实际的运动技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在练习的基础上,巩固学生乒乓技巧,强化自身运动技能。

例如:在“拉球的基础训练”的教学中,我先和一名同学在球台上进行教学示范,充分演示拉球所需要的技巧和应对效果,让学生对拉球的基础知识和动作要领进一步掌握,其中在考虑从到学生年纪尚小,存在部分动作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我在教学中重点讲授拉球的脚步走位和拉球动作的协调性,帮助学生对拉球的基础有更深的理解。随后,我组织学生对拉球动作进行分组训练,巩固学生对拉球的使用技巧,同时,对部分还未掌握的要领的学生特殊教学,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通过我的实际演示,抛开枯燥的课本文字,让学生更直观的去学习动作要领,一步一带的去学习乒乓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加深学生对动作的操作程度,巩固课堂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身体平衡和思维反应能力。

五、技术动作规范化

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乒乓球,这便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动作进行纠正,让学生从小养成规范的打球姿势。在乒乓球球技训练过程中,每一个技巧都是基于规范的打球动作而形成的,而每一个动作都是学生在成千上百次的练习之中,逐渐掌握,从而灵活发挥与运用的。教师只有在学生一开始练习时,对学生及时地进行监督和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训练效果,确保学生在球技正常发挥的基础上,突破自身潜力,进行深度学习,从而真正走进乒乓球学习。

结语:总之,乒乓球教学作为小学体育的一种,教师应抓住其教学特点,灵活采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运动热情,讲授打法技巧,使学生在运动教学中既锻炼自身体魄,又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乒乓球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法,为更高水平的体育教育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卫平.小学体育课乒乓球教学探讨[J].新课程(中),2017(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