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儿科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06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6.32±2.09)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1~12岁,平均(6.10±2.36)岁。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伦理委员会批准;(3)年龄<14岁。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3)拒绝配合本研究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患儿予以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在正式输液之前做好常规检查,针对患儿实施药物皮试,在完成输液之后将输液针尽快拔出,然后做好其他的处理工作。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对试验组予以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以患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和静脉留置针型号,在正式穿刺之前,要让患儿保持平卧位的姿势,针对操作的血管实施消毒处理,通过直刺的方式实施静脉置针,将皮肤与针尖之间的角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为15°~30°。见回血后右手退针,左手将软管继续送入血管直至钢针完全退出,通过透气胶布和无菌贴膜对穿刺口部位予以妥善固定,最后要标注置管操作的时间。(2)对患儿予以封管处理:封管液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5mL,采取正压封管,边推注边封管,直至管腔中完全充满氯化钠溶液。封管时夹子宜靠近穿刺点,可有效预防回血。(3)其他注意要点: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置管,严密观察穿刺部,有无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h,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拔针并给与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巧等,满分为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将其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90分;一般满意50~69分;不满意<5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需要抓住护理中的要点,针对患儿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护理措施。从实际情况分析,儿科是极易出现医患纠纷问题的地方,相对于患儿来说,由于患儿自身血管相对较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穿刺的方式会提高血管穿刺的难度,并且由于儿童的年龄相对较小,在进行穿刺输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害怕等因素拒绝治疗。对于传统穿刺治疗来说,主要是采用一次性钢针方式对患儿进行输液,该方式由于便捷性并且成本低,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进行相关处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消毒处理,就会使得患者出现血管炎症等不良反应,该方式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仅次于穿刺频率比较低的患者,但是如果患者需要输液的次数比较多,这种单次的穿刺方式就会无形中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会提高患儿的痛苦,如果一次性穿刺方式不能够在第1次就完成工作,那么通过二次、三次的穿插就会导致患儿的情绪不稳定,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肿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护理,可以实现长时间的针管留置,能够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的情况出现,能够缓解患儿身体痛苦,促进身体早日康复。此外,在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条件之下,能够有效缓解医患紧张的情况,能够让患儿和家属积极配合各项工作,这和国外医护专家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是一致的。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3.02%;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77%,低于对照组的22.64%,说明与常规的静脉输液相比,使用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可以降低反复穿刺对患儿皮肤造成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本研究在使用留置针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留置针的相关护理经验如下:(1)由于部分患儿在使用留置针的过程中会由于抓挠等行为而出现脱管或感染等,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家属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叮嘱其密切观察患儿的行为,及时制止患儿抓挠行为,一旦出现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2)在穿刺的过程中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消除患儿的抵触情绪,对于部分不配合的患儿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发放玩具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输液后完整将输液药物的相关信息告知患儿家属,告知其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输液后统一使用弹力绷带对留置针进行包裹和固定,告知患儿家属留置针的维护和管理方法。同时,在使用留置针时必须做好对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留置针的操作要点进行操作,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留置针可以有效应用于儿科静脉注射患儿的治疗中,其不仅可以提高穿刺成功成功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名医,2018(10):183.
[2]张丽君.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234-235.
[3]汪晓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946-2948.
[4]崔荣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