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今天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中,许多技术被应用在新兴的行业、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中,在制图、效果演示、动画设计等中,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更加直接且明确地表现出真实的建筑景观,无论是在具体的细节、构架等方面还是宏观的场景、环境等方面。而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基础上,虚拟现实技术还能够在建筑景观动画设计中表现出强大的交互性,通过优秀的模拟功能,帮助用户对于建筑有更加真实和直观的体验。
1电气自动化概述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是一项涵盖范围较广的综合性技术,它将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顺应时代提出的智能化要求从而形成的一项新兴技术。这项应运而生的技术的标签是“自动化”“智能化”,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生产中都表现出重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创新,换句话说,它代表着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国内和国外都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这项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科技水平。
2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配电网,其核心组成有变压器、控制终端、通信装置和架空线路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相继连入配电网,在缓解用电紧张现象和保障用电需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例如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这种情况下,以人工为主的配电网控制模式不能有效应对各种潜在隐患,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配电网自动化控制提供了多种新型方案,例如并网点保护计划、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计划、逆功率保护计划等等,大幅度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安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构建基于智能终端的一体化管理平台,让配电网在电能精准分配、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保持了优势。
2.2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种新兴技术,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进行智能化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来优化自身。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按照之前传统的技术,需要对整个电力系统、整个运作环节进行排查,这样会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成本,大大降低了故障维修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系统出现问题即可自动报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满足智能化监察系统故障的要求。
2.3集中监控方式下的自动控制系统
由于PLC技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无坚守工作模式,这样能够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同时降低相关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企业内部通过研发集中监控方式下的自动控制系统,使该系统本身与PLC技术相结合,这样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效率。当前部分企业主要采用集中控制下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操控。在使用集中控制的工作模式时,企业能够最大效率的提高一个工时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一个工时的工作水平。但对于整套系统来说,使用集中控制工作模式进行电气控制,会影响到整个电气控制模式的稳态系统。因为当进行集中控制时,会将所有的功能集中在同一个处理器当中,通过类似于超频的方式进行资源调配。从而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运行缓慢,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电气控制系统瘫痪。因此,企业需要增加对于电气控制的使用电缆数量,保证运行过程中能够存在充足的线路进行计算。同时当出现系统故障时,由于集中监控使用的是硬接线的缘故,会导致整个设备较难进行维护工作,增加了整个智能化技术工程的维修难度。
2.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运行和智能化监测,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2个关键功
能。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组成,变电站的作用是调节电压以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近年来,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变电站无人值守成为了行业发展趋势,在降低人工成本和实现自动调压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变电站自动化中包含的电子信息技术有信息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检测技术等;核心设备有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等。一方面,利用传感器等前端装置,可以实现对变电站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保证其始终维持正常工况运行;另一方面,又能够借助于通信技术,实时接收客户的请求或管理员的指令,然后通过变电站的控制终端,发出相应的指令,实现了电能分配和电压调节,提高电能传输效率。
2.5监控技术的应用
监控技术作为实现监视功能的一项必要技术,在任何领域的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电力系统中通过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故障报警提醒,更智能的是监控技术可以对系统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确定了是哪方面的故障之后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前去维修,极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除此之外,监控系统相比于之前也进行了升级,在报错之后可以先自发对故障进行简单处理,如果发生的是小故障可以先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果是有风险的故障,则监控系统会立即中断其运作工程,为维修人员争取时间。通过实时监控保证电力系统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真正对人们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作出了保障。
2.6提高开关控制方面的综合运用
对于电气工程企业来说,增加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于PLC技术的认识程度,同时提高PLC技术在开关顺序控制方面的综合使用效率。这样可以保证电气工程开展过程中,PCL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控制效率。PLC技术不仅在顺序控制应用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而且在开关量控制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其中,将PLC技术运用在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方面时,可以以可编程存储器的身份参与虚拟继电器的运行,这样虽然能够对其实现有效的控制,但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此,在对其进行时,我们就应综合的运用自动切换系统和PLC技术,这样就能有效的加快系统的反应速度,从而快速的提高PLC技术在开关量控制方面的应用质量。
结语
在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电力系统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实现国内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顺利应用。通过深入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的优化、构建专业硬件支持系统、自我诊断功能、对旧设备的维护和更换以及专业规划电力配网自动化等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电力系统的发展质量,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诗鑫,麻蕾.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184-185.
[2]徐洪亮.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实施探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1,11(02):94-95.
[3]陈吉平.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02):181+186.
[4]唐无忌,巫中艺,刘莉,刘淼,吴启航.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2):87-88.
[5]朱燕,李敏.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