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概述
当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对较发达,正在处于一种稳步上升的阶段,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能,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出现在各个行业当中,在工业生产企业使用尤为广泛,其能够提高工业行业的生产效率。工业电气自动化也成为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日常的生产中应用相对广泛,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生产效率。近年来,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迅速,已经到达了成熟阶段,逐渐的被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其由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结合而成。因此,供电企业在培养工作人员时,需要对学习人员进行多种技术的教学培训,使得学习人员能够掌握以上几种自动化基础知识,进而能够让学员熟练的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关的管理,提高维修的综合效率。例如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检修维护,在培训过程中供电企业应制定完备的培训计划以及培训方案,在巩固完善员工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强化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技术人员的维修技巧,不断强化技术人员的动手实操能力,综合提升员工的维修质量以及维修效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难度相对较大,综合性高、涉及范围广,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中的基础技术多样,需要员工进行多方面分析与研究。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各行各业也在快速发展,整个社会运转所需的用电量在急剧上升,与此同时,社会运转对于用电稳定性的要求也在提升,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和部门必须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同时推进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力系统之中引入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管理难度,同时,有效扩大电力系统的覆盖面积,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测范围。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的不断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在设备保护中,联锁保护、装置保护、继电保护等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
3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工作中,基本上是人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但是这样的电气设备还比较复杂,无论是在控制还是操作上,难度系数都比较高,而且很难对控制的问题进行解决,经常发生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技术对于人工操作能力方面要求极高,会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流程,一旦出现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整个电气工程所有流程受到严重影响,不仅耽误了整个工程的攻击,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成本损失,影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在电气控制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确保整个工程高效运行,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操作不当的情况。与此同时,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也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将系统稳定在可操作的运行中实现了电气工程高效运行的状态。
3.2采集电力数据
由于社会大众电力消耗相对庞大,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企业的数据采集难度及电力生产压力。电力数据采集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监控的关键环节,其采集结果完整性与参数调整及设备调控效果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灵活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满足自动化及智能化实时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要求,真正意义上做到实时收集各种信息数据,包括维护维修、信息采集、数字通信及信息统计等。同时,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手段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数据处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此外,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全面采集及维护管理现场设备设施。
3.3人工智能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虽然引入了自动化仿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但是不代表杜绝故障问题,因此,当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在原本的故障定位过程中,主要借助人力和物理设备对整个区域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排查,工作量大而且其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故障修复的效率,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但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和处理,确定故障部位,并且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递给故障修复人员,以便修复人员能够更快、更合理地选择对应的修复措施,以此提升修复的效率,同时降低电力系统的修复成本,并且加快恢复供电,减小停电带来的间接损失。如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流程,不仅发挥了智能化技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成本。
3.3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仿真技术建立仿真模型的高科技技术,仿真技术的主要应用在相关的从业培训之中,仿真技术提供建立的虚拟模型,真实度高,能够让受培训人员在室内完成培训任务,而在电力系统中使用模拟技术,能够在室内进行远程模拟操控,在操控的同时能够收集测试数据,收集测试的数据能够真实的反应现实情况,这时仿真技术的优越之处,仿真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在需要进行虚拟操作时,要进行严格的数据把控,只有数据的精准把控,才能够得到真实的有效数据,进而有利于完成现实问题的解决。利用虚拟操作可以分析出系统运行的各项标准,观察分析是否符合电力系统运行标准,能够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5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同时也改变了电力系统的配电模式,实现了电力系统的高效配电,并且可以实现电网自动调度,从而实现对电网资源的有效整合。此外,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变电站进行自动监控和实时监控,同时可以使得电力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传输,从而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社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高效益,国家的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电力系统成为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能源。为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供电企业对电力系统的建设水平提出高要求,相关的电力部门要加强电力建设,进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6):74-75.
[2]叶红军.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8(7):41-42.
[3]金智勇.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8):195.
[4]胡浙东.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