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魏宇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宇琪,. 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新闻传播研究,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摘要: 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新形势下对编辑人员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针对全媒体视域下的新闻编辑工作进行探究,从新闻编辑的能力要求入手,分析了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同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能力要求;挑战
DOI:10.12721/ccn.2022.157108
基金资助: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负责对采访与搜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处理,通过及时有效传播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全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新闻编辑人员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更多挑战[1]。新闻编辑人员不仅要从海量资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新闻稿件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以提高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传播效率,促进新闻行业健康发展。

1.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能力要求

1.1 互联网思维

如今,互联网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对新闻信息的传播造成巨大影响。一提到互联网,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大数据、无线网络、智慧生活等。对于新闻编辑人员而言,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学习并掌握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用互联网思维看待、分析问题,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互联网下的社会发展需求。

1.2 快速判断能力

这里的快速判断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判断新闻的真伪,二是判断新闻的价值[2]。全媒体视域下,信息来源多样、内容鱼龙混杂,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快速判断能力。一方面,编辑人员不仅会掌握一手资料,还会接收多方转手的资料,此时要仔细考察信息来源,验证信息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另一方面,不论是重大信息、还是微小信息,均要分析判断价值所在,确保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

1.3 多媒体运用能力

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的日常工作明显变化,体现在一个新闻信息可能多人使用,新闻内容需要多个编辑加工处理。在工作开展中,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多媒体运用能力,既能设计、搭配、修改文案内容,又能选择最佳的传播方式;既熟悉新闻选题、采集、编辑、制作全流程,又了解市场经营方面的内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扩大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力。

1.4 高强度工作能力

国外广播电视机构建立了不间断新闻部门,在新闻内容制作与传播上实行滚动机制。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部门类似于通讯社,新闻信息不断更新,编辑人员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如今,新闻编辑的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强度提高,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加。新闻编辑人员具备适应高强度工作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激发个人潜能,更好地服务于广播电视新闻行业。

2.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

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人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工作流程发生变化,新闻把关职能弱化,受众需求更加多样,具体介绍如下。

2.1 工作流程发生变化

在过去,新闻制作流程是:先确定选题,再制定节目方案,通过审核最后将新闻内容传播出去。全媒体视域下,传统的工作流程改变,一是新闻内容播报过程中,能实时了解受众的关注度,得到受众的反馈,为后续新闻编辑和节目内容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从广播、电视等设备转变为电脑、手机等设备,要根据受众的喜好对新闻内容进行删减。三是确定选题前,要广泛收集市场和受众的需求,提高选题针对性,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

2.2 新闻把关职能弱化

新闻编辑是一项专业、琐碎、系统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具有多方面技术能力,例如信息收集、价值判断、稿件撰写、播出统筹等,因此编辑是新闻节目的把关者[3]。全媒体视域下,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增多,新闻信息的收集、传播、推送方式也发生改变。例如:人们可以使用手机拍摄新闻事件,然后上传至网络平台,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在此影响下,新闻编辑对新闻的把关职能弱化,受众更容易被社会舆论干扰,甚至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2.3 受众需求更加多样

过去受众只能被动接收新闻信息,由于新闻节目本身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受众的满意度并不高。全媒体视域下,受众对于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为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例如:受众需要时效性更强的新闻内容,希望与编辑人员进行互动,以便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全貌;部分受众利用智能终端设备观看新闻节目时,可以进行暂停、回放、点播,满足个性化需求,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全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对策

3.1 转变角色定位

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人员要想更好地发展,首先要转变角色定位,更新新闻制作理念。第一,编辑人员从幕后走向台前,要成为公共言论的掌控者,既要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又要进入民众的视线,与民众进行积极互动,引导他们正确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第二,编辑人员从新闻信息的把关者转变为推送者,要不断增强新闻策划能力,提高真伪信息的辨别能力。第三,掌握一定的经营技巧,新闻制作过程中融入经营理念,提高媒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受众提供优质的新闻内容,提高受众的黏性。

3.2 坚守职业道德

全媒体视域下,对新闻信息的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谁能把握先机,谁就能在竞争中占领优势[4]。越是如此,越要求编辑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在新闻信息处理和内容制作过程中,最大程度上还原事件原貌。不论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均要树立平常心和客观冷静的态度。另外,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受众传递正能量,克服自身主观情绪,对新闻事件做出客观陈述,而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才能坚守一名新闻人员的初心。

3.3 善于捕捉信息

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人员要善于观察,对新闻事件保持高度的灵敏度,能从不同角度捕捉新闻信息。第一,编辑人员在采访中,除了利用语言引导,还应该仔细观察受访者,从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中了解其性格素养,敏锐捕捉受访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第二,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位于现场的受众群体会传播信息,一些媒体也会加以传播、赚取流量。新闻编辑人员应对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不同角度展示新闻事件,尽量还原出事件的真相,从而正确引导舆论。

3.4 增强服务意识

全媒体视域下,新闻编辑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这一点不能动摇。编辑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从受众的需求入手,提供优质的新闻信息。第一,关注民生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接受民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必要时让民众参与进来,选择民众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作为新闻选题。第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渠道传播新闻内容,让民众及时接收到真实可靠的新闻资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视域下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出新的要求,编辑人员面对相关挑战,必须转变角色定位、坚守职业道德、善于捕捉信息、增强服务意识。如此,才能为受众提供优质可靠的新闻信息,促进自身不断进步,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长远发展。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