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理论教学
作为体育教师,要走出过去照本宣科的教学,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素质教育对于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让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从动动腿、跑跑步、跳跳操等体力运动,深化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精神层面。
例如,要让小学生明白什么是体育,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什么?教师虽然能给学生说清楚、讲明白,但是学生未必理解并记住。教师只要借助多媒体,把这些理论放在PPT中,一定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更有效果。当然,在PPT的设计上,教师不但要选择吸引学生的、有体育元素的模板,还要把体育的概念用吸人眼睛的字体、鲜亮的颜色呈现出来,再配上几张图片,如跑步的、游泳的、散步的、爬山的、打太极的等,用视觉呈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体育。再如,在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上,教师也可以用文字加生动的图片,如,斗志昂扬、朝气勃勃的少年图,在学习、在游戏、在陪父母干家务;精神萎靡、颓废沮丧的少年图,如坐在那里发呆的、睡懒觉的、玩手机的、上课睡觉的等等。通过教师对于体育与健康的理论解读,再加上这些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与健康的诠释,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体育,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从而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公平、公正、公开,有特色和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的。体育精神具体在小学生身上是一种热情,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有责任感、有集体荣誉感、有追求,更有满满的爱国情怀。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笔者发现小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仅仅是因为体育课不用上文化课,没有作业,可以彻底放松。小学生对体育的这种简单的热情,表面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细思极恐。学生不了解,也没有体育精神,把体育教学只当成锻炼身体,只当成没有作业的一门课,那么“少年强,则国强”就成为一句空话。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的这个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爱国情怀,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给学生找一些相关的体育视频,让学生观看、讨论,升华体育在学生心中的意义,让学生真正明白体育与健康(身体与心理)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把2022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团结协作,努力拼出好成绩,为国争光的比赛视频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从那些驰骋在赛场上的运动员身上感受他们不怕艰难、顽强拼搏,为了梦想奋不顾身的精神,让学生受到教育,激发学生热情。再如,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一搜些2022冬奥会上感人瞬间的图片和视频,整理成有主题的课件,给学生观看,如,在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决赛时,武大靖在推了一把任子威后的一声“走”;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赛后,范可新亲吻冰面;当曾获得过27个世界冠军的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拿到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披着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奔跑时欢呼等等。这些感人的场面、激动人心的时刻,那些动人心弦的音乐、呐喊,既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让学生的思想更加积极向上,也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深刻道理。这也强化学生心中的团结与责任,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跨越从小我到大我的成长,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体育项目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刷新了体育项目教学的模式,让体育项目教学有了发挥、创新的空间。以前体育项目教学,教师只能借助教材,或者提前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自己学习、掌握之后在课堂上再教给学生。这样既不能确保动作的准确性、规范性,教学过程也显得枯燥、单调,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弱化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不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标准、规范的动作,跟着学习,还有声音、图像、视频与色彩的呈现,能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
例如,在“基本体操”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体操视频,投影在大屏幕上,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动作,让学生明白一个个动作的作用、连续性,然后与学生一起看着视频中动作,跟着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活跃气氛可以配上音乐。再如,“武术”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武术视频,与学生一起跟着学习。有了视频规范、准确的动作引导,还有匹配的音乐,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以及与学生一起的参与,不但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动作要领,学到规范的动作,愉悦学生身心,让学生心里注进阳光,有积极、热情的态度,还能优化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事实证明,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既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又能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4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众所周知,体育除了理论,更多的是要学生参与各个项目的运动。体育各项目的运动,能让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汗,不怕流泪、流血的精神。但是体育项目的竞争性、对抗性等,难免会让学生有大大小小的伤害,如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等,还有一些轻微的挫伤、擦伤等。这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不但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必要的阴影,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这些在体育各项运动中,造成的简单损伤,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前找校医或者大夫,录制一个如何自我处理轻度损伤的微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如何处理轻微的损伤,如拉伤怎么处理、擦伤怎么处理,才能防止二次伤害或者感染,保证伤口快速恢复。再比如,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伤害,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搜集一些关于体育各项活动中的错误动作示范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远离危险,提高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真正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能使教学有创新的条件与可能。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身体、心理成长规律,本着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使体育与健康教学,真正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全面促进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施少华.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实践分析[J].甘肃教育研究,2022(01):74-77.
[2]袁家程.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1):9-11.DOI:10.1632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