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媒体时代文化新闻的发展特征
融媒体时代下,文化新闻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
首先,文化新闻数量不断增多,但整体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融媒体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态势,通过各大网络平台搜索相应的文化关键词即可获取不计其数的文化新闻,这也成为如今融媒体时代下的一种常态。内容覆盖面广泛、形式多样丰富的文化新闻使广大受众的多元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虽然文化新闻数量不断增多,但其整体质量却参差不齐,这不仅会对受众造成一定误导,还会对文化新闻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相关部门需要对此进行有效防范。
其次,文化新闻编制更为开放、自由。在融媒体时代下,文化新闻不再局限于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而是拥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路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吸引更多更庞大的受众,还可建立与受众的紧密联系。基于此,文化新闻的传播路径不断向更开放、自由的方向发展,其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展现。同时,为确保文化新闻能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把内容开发的自由度,以保障文化新闻的健康有序发展。
再次,文化新闻报道形式更为多元化。传统的文化新闻报道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图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推进及新技术的发展,短视频、移动直播等传播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使文化新闻报道形式趋于多元化,新颖的形式、高效的传播,让文化新闻的主题、内容能更直观地呈现,显著提升了文化新闻的表现力和影响力。
最后,文化新闻时效性不断提升。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获取文化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最新新闻信息的强烈需求。融媒体时代下的文化新闻传播,可实现对各类新闻事件的实时报道,可有效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满足人们获取最新新闻信息的需求,提升文化新闻的传播效果。
2、融媒体时代文化新闻传播创新发展策略
2.1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传播理念
与近年来兴起的弹幕文化相比,文化新闻利用网络平台实时直播,与受众加强交流互动,以推进文化新闻传播更适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发展规律。在如今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唯有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剖析,才能更好地赢得受众的关注,保证新闻传播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传播理念,充分把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新闻内容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文化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比如,近年来在网络平台上十分流行的“吃播”,一些有创意、有品位的主播并不局限于利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博得受众的关注,而是通过全面深入的走访调查、走街串巷,为用户寻找并推荐各种当地特色的颇具文化内涵的品牌老店。
尽管美食类主播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品尝并宣传美食,但前期需要开展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到店线路的规划、成本的核算等均是主播需要考虑的因素,最终才能尽可能地将精准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某种意义上而言,此类主播实则属于一种新型的美食推荐师,通过与受众的密切交流,把握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而制定后续目标,展开新闻信息的输出。鉴于此,新闻工作者可对文化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明确文化新闻传播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新闻传播工作。
2.2推进对文化新闻的多元化传播
传统媒体下的文化新闻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流程相对固化,导致其受众数量不断减少。融媒体背景下,推进对文化新闻的多元化传播,可有效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度,并调动受众接收文化新闻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近年来备受追捧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身临其境》《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或基于广大受众热爱美食的特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诙谐风趣的口吻让人们了解全国各地美食,同时领略其中蕴含的深厚内涵;或广泛引入诗词、经典影视剧作、书信等文化元素,以期在纷繁喧嚣中为受众心灵带去一丝慰藉,成为信息爆炸时代的一股清流。这些节目同时利用了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方式,引发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基于网络视频的弹幕文化,构建了网络媒体独特的吐槽式交流互动文化,尽管屏幕前的用户互不相识、互不了解,但仅需发送一条简单的弹幕,便能引起广大用户之间的精神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认知。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应加强对用户网络行为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以不断优化文化新闻内容,提升文化新闻传播质量,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推进对文化新闻的多元化传播。
2.3培养及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首先,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融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明晰文化新闻传播规律,遵循规律开展文化新闻传播工作。为此,新闻媒体可组织专业理论培训,以提升各环节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同时,为新闻工作者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引导新闻工作者探索文化新闻传播的实质,采集各种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化新闻。当今社会发展趋于多元化,可供人们选择的新闻媒体多种多样,新闻工作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态势,把握发展机遇,不断革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摆脱思维定式。
其次,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充分拉近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以赢得受众的关注,提升受众对新闻媒体的认同度。比如,以一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迅速“出圈”的央视“名嘴”朱广权,其幽默新颖的新闻播报方式让严肃枯燥的新闻节目变得更接地气,赢得了广大年轻观众的青睐。从表面上看,朱广权总是给人一种“段子手”的形象,通过对他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不论是在新闻节目报道中,还是在网络直播带货中,朱广权之所以能够做到金句频出、从容自若,与其所具备的深厚人文素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在信息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伦理道德失范、人文主义消解等问题,新闻工作者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影响着文化新闻的报道质量。因此,在融媒体时代,文化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亟须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如此才能使文化新闻传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集聚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为此,广大的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地把时代交给他们的任务和任务牢记在心。要充分把握融媒体时代文化新闻的发展特点,正确认识其价值和作用,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新闻传播理念,推进文化新闻的多元化传播,依托现代化技术提升文化新闻的表现力,培养及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等,共同推动文化新闻传播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