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曾静 杨德琼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曾静 杨德琼,.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国际护理学,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40.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自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出血患者中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出血;临床护理路径;临床路径管理;康复;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040
基金资助: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所引起的脑实质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多发生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的中老年者。临床多表现为失语、偏瘫、呕吐、头痛及意识不清等,出了对应治疗外,还应做好相应护理干预,确保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院的一组人员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及护理制定的有序的、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计划,具有高效性及科学性[1]。本文现将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60例脑出血者,时间来源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纳入标准:脑干、小脑半球、脑室等部位出血;有高血压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认知功能缺陷、意识模糊及其精神障碍者;凝血功能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不愿治疗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7.png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向患者讲解住院事项,入住病房后详解其临床治疗。

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护理方法:(1)制定临床路径方案。由主治医师、责任护理人员、护士长共同协商交流。由护理人员按照表格逐一完成护理事项,总结护理工作。分析过往的护理经验,并借助网络、文献查询资料,收集脑出血治疗的护理干预方式。当患者入院后,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需求。整理及分析所收集的病例,制定有效临床路径方案。(2)入院首日。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包括相关器械的使用、如何摆放物品、吃饭时间及探视时间、检查项目、检查目的、相关手续的办理等,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的医护人员,熟悉人员环境,消除患者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深入访谈患者,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其感受,告诉患者此病有着较好的预后,可有效减轻心理负担[2]。(3)入院2-6日。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明确自身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并向患者分享治疗成功病理,倾听患者心声、想法,客服治疗期间的不良情绪。积极为患者提供服药、健康饮食等相关指导,并做好数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宣导,适当增加蛋白质、水果摄入量,降低动物脂肪的摄入,重视营养搭配。(4)入院7-15日。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康复指导。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介绍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监督患者训练过程。(5)出院指导。告知及嘱咐患者、家属复查时间,并按照医嘱口服药的剂量、方法,同时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反应,若有不适症状,应及时随诊。建立“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由医院网络医疗部、护理部、信息科与第三方互联网信息技术公司合作,经开发“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并将平台整合到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实现平台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信息系统的对接。申请“脑出血”微信公众号,并下设“脑出血术后恢复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公共宣教区,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地风俗习惯制定图文并茂的电子版宣教资料,录制相关视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在线解答,并推送个性化需求的电子版宣教资料。通过视频、语音、短信、图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注意事项等知识的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以P<0.05表明数据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如下表2所示,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对比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x̄±s)8.png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更低,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3所示,

表3 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发症对比(%)9.png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住护理满意度如下表4所示,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4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10.png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新型护理模式,明确规定何时、何种情况下完成何种工作。其护理方法较明确,减少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及不必要的重复性,能够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最终提高护理质量[3]。同时,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率、高品质及低成本的健康服务模式,可增加医、患、护三者之间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病情,使患者得到全方位的生活及医疗指导,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4]。此次数据充分证实了脑出血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1):146-147.

[2]徐英,程芳, 宋晶晶,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12):148-149.

[3]赵静.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33):330-331.

[4]孙宁.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 018(004):194-1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