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已经由以往的精英式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教育。高校在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活动时,应积极的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样不单单可以提高学生日后毕业时的就业和创业的成功几率,同时还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从高校软件工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高校一定要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基础,加强对软件工程教学的优化与完善。
一、高校软件工程教学现状
(一)缺乏完善的教学设备资源
目前,部分高校资金较为短缺,导致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并不是很完善,难以满足软件工程教学的所有需求。对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来说,其对计算机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这部分高校由于资金比较有限,未能够紧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对实验室内的设备资源进行技术的更新,导致部分设备较为滞后,很难满足现阶段的软件工程教学需求。设备响应的速度比较慢,并且软件的更新也不够及时,这些都严重阻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较为滞后
高校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等。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课时数较为有限,但是教学内容较为繁多,所以大部分课时教师都用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较少的情况。并且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照本宣科的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然而软件工程知识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部分高校并未及时对教材内容及时做出更新,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完软件工程课程后,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严重阻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软件工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对软件工程教学条件的改善
高校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注重加强对软件工程教学条件的改善[1]。一方面,高校需科学的规划现有的教学资源,突出本校的软件工程教学特色,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另一方面,高校需加强软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实验室自身的价值,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另外,高校应该在满足软件工程教学计划的同时,面对广大学生开放实验室。这样学生既可以在课前借助实验室进行下一课时知识的内容的预习,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带领着完成实验活动,还可以在课余时间,来到实验室完成教学课堂上未能够做完的实验,也可以利用实验室进行创新探索和巩固性学习,有助于学生软件工程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往高校教师在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对于刚刚步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导致其难以快速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于实际中[2]。为此,高校一定要注重加强对软件工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时,不单单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延伸。日常要加强对最前沿软件工程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并将其引入到教学中,以此确保学生可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线上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校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紧随时代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搭建线上教学平台,以此实现线上与线下全方位教学活动的开展。高校可以聘请拥有丰富经验和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软件工程师,借助校园网为学生开展线上课程教学,更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3]。并且,高校还应该积极的加强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这样不单单可以弥补高校实验室内设备资源不充足的不足,为学生的实践提供重要场地,同时相关企业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与高校之间进行交流,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校在和相关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还可以邀请企业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从而更好的深化学生的实践体验感,进而更好的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开展软件工程教学活动时,应认识到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切实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需深刻的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断的优化和改进软件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注重更加教学方法,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不断的为社会输出优质的软件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琛,张新,屠菁,华珊珊. 应用型高校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软件工程概论课程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3,19(06):165-167+180.
[2]任焕海.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办公自动化,2022,27(20):30-32.
[3]张骞中,明婧薇.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软件工程线上教学中的探索与实施[J]. 科技资讯,2022,20(03):180-183.
作者简介:刘雯雯(1985.0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诸城,学历:本科,研究方向:Java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