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中,不仅要从合同形式和风险分担的角度来规避风险,还要选择适合设计、建设、运用等阶段的实施战略和工具,加强对竞争和管理信息的控制。作为过去10年来新的信息管理技术,BIM从计划、设计、建设、运用、保守等阶段开始,给业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BIM具有信息整合、参数处理、可视化、数据存储等特性,有效支持了计划的合理性、设计与建设的整合、以及运营与维护效率的提高。
一、BIM技术的简介
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推动了科技信息技术的改革。作为改革的一个亮点,数字化已经迈开了全新的步伐,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工作模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发展背景,不难发现,建设信息模型技术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了由世代向快速开发的转换。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图形、虚拟现实技术等传统建筑行业的工作模式得到了有效整合,淘汰了原始的二维图工作形式,还有大规模的文本及表格讨论方法,提出了革新的工作模式。BIM技术(如视觉工程进度、环境等)主要使用三维模型,以更直观的方式显示整个工程的物理结构和数据信息,如建筑相关功能建设。同时,从建筑的初始计划到建筑的完成,作为动态信息保管中心的BIM,必须完成信息的变更、改善、补充等过程,并做好实时记录,为整体建设管理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BIM是开放的平台,在建筑修理过程中,与建筑相关的专家和企业可以通过BIM技术来共享信息和数据,提取自己专业领域所需的数据。这样,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效果会得到大幅优化,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由于BIM技术的实用性高,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可以有效推进建设行业的发展。
二、大型建设项目的特点
(一)设计和建设风险
一般来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项目有着与复杂的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建设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存在设计错误、脱落、承包商管理冲突、成本超额、建设延迟、不合理建设等问题。例如,设计图与专业水平之间的矛盾,很可能导致返工,设计与建设信息的沟通不详尽,将会引发争议,建设过程的进度计划不完善,会导致设计与采购之间的调整不充分。
(二)运营管理较为复杂
大规模的建设项目需要大量的设备、精良的管理,由于运营和管理范围广,存在影响项目成本和收入的各种风险,所以投资者的收入一般不高。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需要将项目管理机关移交给政府,不管有无补偿,政府对项目的设备信息、空间、资产等信息的需求都很高。现在,基于文件的信息传达方法没有效率,对双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责任和补偿进行定义是不方便的。在交付阶段,比如在污水处理厂等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中,移交设备信息非常重要,必须避免项目关键信息被泄露。
(三)全生命周期信息连续性强,风险控制主体具有持续性
持续采用PPP模式的大型项目,从计划、建立、设计、施工、运用开始,一直到项目最终交给政府为止,全部由项目管理公司(SPV)实施。在这个生命周期期间,项目信息的保存和发送必须持续执行,在社会关系资本的运用和管理之间,必须评估原材料的供给和价格、管理水平所带来的风险。政府通常是参与者,负责管制当局,政府不仅要同私营部门签署合同,还需要在项目运行阶段监督工程质量、安全标准、服务质量和价格标准,以保证其完整性,具体有:私人合作伙伴转移项目、设备技术寿命、资产清单等具体信息。由于缺乏项目信息管理,所以项目在决策及运用阶段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导致项目的金钱讨论结论价值“扭曲”。
三、BIM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
BIM需要分析两者的特性,才能解决大规模项目建设阶段的设计和建设问题,减轻项目设计和建设风险,通过信息调整和共享能力,改善项目运营维护管理能力和管理公司的项目把控能力,实现政府和企业间合作的透明性,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
(一)促进专业间协同,优化设计方案
大规模项目的构筑比较大,多个领域之间的合作是不可缺少的,协同效应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展、成本、品质、安全性等。BIM的可视化、竞争检验等功能支持架构、结构、机电等领域的合作,可以降低设计工作的风险,为项目投标和谈判提供材料和支持。例如,使用BIM模型可以检查管道的综合配置是否有冲突,可以从空间分布和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重要节点的合理性。然后,从合理性的观点出发,提供模拟数据,这样有助于优化设计的均匀照明、顺畅换气等基础特性。在模拟建设计划中,可以对现有的竞争情况进行检查,比如进度、布局、资源输入、堆叠顺序等,并及时考虑建设的难度优化情况。
(二)分层次提高参与各方的沟通效率
在大规模的项目中,参与者多、行业广泛、研究的层次也比较深,特别是政府管理项目信息的必要性正在提高。借助BIM的可视化功能,参与者可以更直观地把握项目的状况。例如,在项目级别上,BIM可以实现方案的比较、技术性讨论等,整合建设的开展、建设的顺序、资源分配计划、进度情况等,然后将计划和安全进行结合,通过3D模型视觉性地表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认知的死角,能够对建筑相关人员进行筛选,优化计划,避免因图纸上的错误去反复沟通。整体进度管理可以通过BIM云平台、实时监控成本等完成实时发送,加强资金提供者、政府相关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认识和沟通。当事人应及时发送项目信息,提高项目透明度,然后确保所有当事人在财务和法律业务中的标准化。
(三)作为运营管理工具,对资产、设备等进行管理
工程完成后,需要将BIM完成模型交给运营管理者,通过采用BIM运用管理平台,来实时提取相关的机器和空间等信息,实现空间统计优化。例如,BIM平台通过读取机器的模型信息,能够迅速获知机器的维护状态,准确记录机器的维护信息。此外,还能通过漫游功能分析机器的维护空间,判定其与维护人员的操作是否一致,从而更好地制定维护计划。
(四)作为资产移交数据库,帮助政府完成过渡
当大规模项目的社会资本管理阶段结束后,政府需要接手项目,这不仅包括项目实体本身,还包括项目管理信息、资产信息、设备状况信息等,以上必须认真对待,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后期的经营状况。BIM管理平台包含项目设备维护信息、供应商信息、空间信息、建筑结构信息等重要信息,能够保存从项目建设到社会资本运用及管理各时间段内的信息,其中项目管理状态是为了减轻政府接收风险而评估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进行了很多尝试,由此逐渐认识到了BIM技术的价值,克服了应用BIM技术的困难,给予地区建设项目现代化、信息管理以支援。要想让大规模的建设项目成功,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工具的支持。BIM技术将在整个周期内发挥管理平台的作用,提出项目建设、运营、交付、整体管理、建设监督和建设项目管理的建议,有效地改善建设项目的现代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侯现真,齐传剑,王兰涛.探讨BIM技术在大型公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21(08):121+123.
[2]蔡宇凌,赵鑫.BIM技术在大型民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78-179+201.
[3]刘珺函,李瞳辉.浅析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J].经济师,2014(11):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