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是雷电灾害,在数字化网络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效益损失不断提高。我国的高层建筑物、工业生产所必须的新型易燃、防爆物质的种类和仓储场地、化工企业等也日益增多,这些易燃易爆的场所一旦遭遇雷击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等将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危及到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由此看来,必须提升基层部门防雷技术服务质量,构建防雷安全监督管理标准体系,打通防雷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对人民群众整体利益进行维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1. 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技术在雷电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1.1防雷减灾法律条文落实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针对雷电防治,我国还没有十分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于防雷技术操作失误、防雷安全监管等着问题没有给予明确规定。在基层气象部门开展实际防雷减灾工作时,还缺少必要的行政许可依据。此外,对于已经明文规定的防雷工作准则等,基层气象部门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不按照规范操作执行的情况,对于相关的违反规定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机制。
1.2气象防雷技术的准确定位能力欠佳
定位能力是建设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体系的关键,在未来的技术优化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气候状况不断恶化,雷暴天气逐渐频繁,优化防雷技术的准确定位能力刻不容缓。准确的定位能力,能够帮助气象工作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发挥气象站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职能。但在基层气象部门,由于设备、技术较落后,气象防雷技术的定位能力还存在不足,对于雷电的定位还不够精准。
1.3防雷减灾专业技能问题
在雷电防治实际工作中,基层气象部门缺少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人才,先进技术引进也需要较高的资金支持,这就导致基层气象部门难以做好技术准备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专业雷电防治人员数量不足,然而,工防雷减灾作量却十分巨大,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发展,对雷电防治整体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并且限制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在专业技能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下,雷电防治人员普遍存在不规范操作现象。
1.4防雷减灾技术水平不高问题
从整体角度看,基层气象部门雷电防治技术水平比较低,在技术储备与基础设备储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问题。现阶段,对于很多基层气象部门而言,其雷电防治设备仅仅可以满足一般工作需求,然而,随着雷电防治业务的不断拓展,已有设备和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很好滴满足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基层气象部门的雷电防治业务能力较低,县乡等基层气象部门情况更为突出。
2.加强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对策
2.1加强思想认识,强化气象部门的审查力度
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想要将防雷减灾推广工作做好,将防雷服务提供给人们,就要加强审查,对相关机构防雷减灾专业性任务进行严格控制,将现代化专业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基层防雷灾提供保障和支持。基层气象主管部门工作重点仍然是防雷减灾工作的审核控制,全面而细致检查各个服务的专业性,对服务机构相应资质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将后期监管控制工作做好,从制度保障和监控系统方面出发,对服务机构开展专业性工作提高支持,增加预测的科学合理性,以最新标准为依据,开展科学分析及审查,及时取缔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防止其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2.2提高气象防雷技术的准确定位能力
基层气象部门要重视气象防雷技术的准确定位能力的提升,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引进先进的设备,通过准确定位预防雷电灾害,为人们提供预防雷灾的准确预报及有效应对措施,有机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此外,准确的定位技术能够提升防雷水平,基层气象部门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水平,实现制度规范建设,促进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技术优化,有效防御雷击。
2.3优化设备管理工作,组建专业队伍
基层气象部门除了从技术层面来改进自动气象站防雷保护工作,还应当从人的角度来优化设备管理工作,通过组建专业队伍,有效提高基层自动气象站的防雷质量。首先,基层气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开展气象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学习,定期在单位内部举行经验交流学习会,提高气象工作者的工作技能,丰富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通过技术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全员掌握正确的雷电防护措施,掌握雷电知识,提高防雷工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做好基层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工作,还要有效拓展防雷业务。比如,及时为自动气象站增添转专门的防雷设备,配备具有较强专业属性的防雷装置和监测设备,明确防雷工作部署,规范相关的技术操作流程,实现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的优化,提升实际工作成效。最后,从雷电防治工作看,雷电防治人员需要遵守相关规范,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自主学习意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加大学习力度,使自身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满足雷电防治工作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2.4规范管理工作,增强减灾现代化建设
为了进一步优化气象防雷减灾服务工作,就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将实际效益在雷电预测汇报中体现出来。由此看来,有必要针对基层气象部门加强防雷减灾的现代化建设,拓宽引进资金渠道,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供资金支持,保障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符合标准要求,跟随时代发展脚步,促进自身防雷减灾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对各种技术和设备进行灵活利用,实现科学应对雷电的目标。
2.5各部门协同合作,提升防雷减灾工作效率
对于基层气象部门而言,在防雷减灾预测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部门间合作关系,联合城建机构、房管部门,使两项工作有机结合,顺利开展此工作,促进自身防雷減灾工作能力的提高,将防雷减灾工作中良好条件落实到位。此外,要加强预防雷电的宣传力度,首先,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使广大群众掌握防雷电科学知识,促进防雷电意识的形成。其次,进入检测单位、建设单位、学校、医院等开展防雷宣传工作,使防雷减灾工作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结语:
基层气象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意义重大,为此,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防雷减灾意识,同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基层气象部门还要构建专业防雷减灾技术队伍,使雷电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减少,为广大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徐春华. 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工作发展思考[J]. 数字化用户, 2017, 23(001):56.
[2] 周到, 潘亮东, 李沛. 改革背景下基层防雷减灾工作的探索与实践[C]//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8.
[3] 徐静. 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v.28;No.725(27):68+75.
[4] 马思睿, 刘家祥, 田雨润. 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分析——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 黑龙江科学, 2022, 13(2):3.
[5] 邹臣涛, 于芳, 马传俊. 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探讨研究[J]. 农业科学, 2022, 5(1):10-11.
[6] 雒新萍.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J]. 农业灾害研究, 2022,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