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供电企业的电费账务部分主要负责单位有两个,一个是营销部门,另一个是财务部门。营财一体化系统目的在于营销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交融,实现自动集成和电子化交互的工作。使电费管理更加的科学高效。避免了潜在的资金安全风险以及经营管理风险。本文对电企在营财一体化系统前提下怎样完善电费风险管理深入研究。
1实行营财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实行营财一体化是供电企业实现依法经营、依法理财的需要。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营销部门必须要尽快开展与会计制度相符合的电费明细收入管理工作,对明细账核算规则与应收电费收入总账规则加以统一,并对基层单位电费管理加以规范,从而更好地规避供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而且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工作旨在进一步消除信息壁垒,实现企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营财一体化是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也就要求要尽快建立一个高度统一的供电企业业务管理管理规则,让财务系统与营销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融合更快实现。通过实行营财一体化,供电企业大部分单位实现了统一规范信息系统及经营管控,加强了电价电费管理,规范了系统管理,提升经营管控能力。
2供电企业营财业务深度融合的电费全过程风险管理
2.1领导高度重视是做好营财一体化工作的基本前提
营财一体化工作涉及营销、财务、信息通讯等部门,业务流程跨专业、跨部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这项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成功。铜陵公司在营财一体化工作之初,首先建立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统筹安排营财一体化的实施和运行,协调解决实施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营财一体化的成功上线和良好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制定和实施营财一体化平台风险应对有效策略
针对营财一体化平台(一期)应用风险问题,徐州公司围绕“以防范电费资金风险为导向,以银企直联传递资金流为管理基础,推进票据传递、实收销账、发票开具全过程在线处理,同步完善相关流程、制度、授权等内控要素,实现电费业务流程全覆盖以及电费风险在线预警、实时控制”的营财一体化平台功能升级建设目标,制定营财一体化平台(二、三期)风险应对功能升级方案。(1)建立营财协同管控数据共享中心。将银行到账交易数据、营销电费、业务费收费数据、到账确认结果数据和台帐数据等推送到数据资源池中,实现营财数据共融共享,支撑数据双向追溯查询以及在线稽核实时防控资金风险。(2)推行电费销账与银行到账信息建立强制关联。在营销电费和业务费处理流程中增加到账确认强控环节,并在银行到账信息中“勾选”对应的到账记录,确保销账电费资金已真实入账。(3)建立营销明细账务核算模块。进一步细化营销明细账务核算维度,将营销业务数据逐户转化为账簿形式,统一营销、财务账期规则,实施分步加锁控制,保障营财账务数据的一致性。(4)推行银行票据全过程在线处理。将票据管理规范化流程植入一体化平台,全过程记录票据流转情况,强化票据交接过程监控,实现营销收票、财务审核、解交银行、回单反馈、营销到账确认等环节线上全过程管控,票据流转信息可查、可追溯,实现闭环管理。(5)优化、规范退费流程。针对不同退费场景、不同支付方式,规范制定不同的审批流程,实现退费业务的高效、准确。(6)加强电费资金安全稽核与风险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深入发掘电费销账历史数据价值,合理设定稽核规则,按月对电费销账记录实施在线稽核,构建电费资金安全的“免疫系统”。
2.3统一财务与营销的职责界面
各级单位按照统一的财务与营销职责界面划分各司其职。要求各级单位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将与银行账户管理相关的职责界面理清,结合供电企业收支两条线的不同管理要求,由财务负责银行账户的开户给电费账户立户,银行明细账对账由营销部来负责,对业务费收入到经费户后的具体对账职责界面加以明确。其次是将电费退费的职责界面理清。再者是理清非银行资金管理的职责界面,如第三方协议、物电互抵、抵押担保、银行保函等业务营财双方的职责界面划分。最后是明确分布式电源补贴发放的职责界面。
2.4建立健全协同监督工作机制
第一步是面对内控的执行效果,将责任具体到每一个人,权责明确,任务简明。利用岗位责任制以及考核来保证每一项工作的执行效果,此外将内控的执行效果当成最终的考核标准和内容,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高分,成绩较差者则可能面临最终的考核不及格。第二步是完善绩效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流程。实际的绩效评价标准划分成核算的同质、营财信息内容的前后一致和标准流程的执行等内容,利用上述指标的考核和评价才可以促进营销以及财务的实际情况。最后一个重要内容是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对于各个部门的额管理控制,利用协同监督制可以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和互相监督。企业内部检查要特别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要让重要步骤和环节得到有效的控制。
2.5建立营财全面稽核工作机制
针对徐州公司资金收支管理存在漏洞、财务稽核监督覆盖面较窄、稽核人员对电力销售业务不熟悉导致风险控制点监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徐州公司综合应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内部控制建设成果,以业务流程为主线,风险控制为核心,考核指标为关键,从经营业务真实性(业务是否真实开展、形成的档案资料是否真实)、合规性(业务实施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职能部门相关规定、国家及行业标准、各级规章制度)、合理性(业务实施过程中行使自主裁量权的合理性)、有效性(业务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个维度,构建全业务、全流程、全风险覆盖的财务稽核库,形成系统化的财务稽核工作规范,推动财务稽核工作向前端业务延伸,向全面风险防控拓展,向“大稽核”方向发展,建立健全经营事项事前预警预防、事中稽核监控、事后整改防范的全程财务稽核工作机制。
结语
实行营财一体化是供电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理财的基本要求,是业财融合的重要表现,也是电价电费管理的内在需求。实行营财一体化是供电企业规范电费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的需要,对提升电价电费管理效率、适应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和监管形势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益云.基于价值链管理会计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会计之友,2016(19):26-29.
[2]郭璇.新疆电网企业电费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9.
[3]胡天羽.浅析智能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J].集成电路应用,2018(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