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学生需要培养的理念。对小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课,既可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又可以培养他们强健的人格。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们对体育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运动效率和活力。
一、我国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死板的教学方式和封闭式的教室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仍然有填饱肚子和喂鸭子的训练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质是非常不利的。固化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师成为个体化的教练员,学生在身心疲惫之后可能会对“完成任务”产生负面想法,并对锻炼产生心理抵抗力。相对固定的运动项目,也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小学生对运动的厌恶感。
(二)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准则
由于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标准相对宽松,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调查,尽一切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协调性。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健康状况分为不同的群体。
二、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策略
(一)变“学”为“辨学”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接受,而是一种比较与辨别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殊之处,就是要去探索,去理解。用生活中最普通的东西来举例,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看到了篮球,那么当他看到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的时候,他肯定会觉得很新鲜,即使不认识,也能看出那不是篮球,但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他也认不出其他的球类,因为没有可比性。体育也是一个同样的过程,只有在表现出差异的时候,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分辨意识。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们找到自己所学的动作的不同之处,找到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通过结合教学理论融合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更乐意地去学。比如,在教学《球类运动》的时候,篮球与足球相比,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就是有球,学生可以随便踢,但在对比之下,它们的大小、重量、颜色、用途各不相同,因此,一个适合踢,一个适合打。透过对这些不同点的理论阐释与揭示,我们可以看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持续的自主的对比与辨别。类似地,在进行足球定点踢球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到,他们在定点踢球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即使他们不停地去尝试,也会不断地出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造一些不同的维度,比如击球速度、击球部位、支撑脚的指向等。让他们从只有击球速度改变的情况出发,然后再慢慢地尝试其它的动作,然后再通过比较,找出在定点踢球时,支撑脚的位置,体会到支撑脚指向对定点踢的作用,从而从多个角度来感受自己的动作变化,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识别,从而理解支撑脚指向对固定位置的直接影响,通过此种教学实践方式,可以使“学”为“辨学”,真正理解此堂课程的理论知识。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级教学
在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的时候,教师们必须首先要对学生的个人学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提高他们在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动适配程度。按照适龄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年龄和体质,结合教学理论,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比如,教师可以挑选适合户外跑步、长跑的学生作为一组,弹跳运动训练能力好的学生为一组,体力较差的学生为一组,在考虑到各组学生的体质特征之后,将新的体育教育内容和新的学习运动重点相结合,引导各组的学生在把基本体育基础知识牢固地夯实之后,再继续努力,逐步强化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比如,在教学体育学习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增设其它体育运动,学习球类运动项目可以加入学习网球、羽毛球等,也可以学习踢毽子、健美操等体育项目。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性格、学习需要,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增加一些体育课程,让他们从小就对各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的体育活动更加广泛,更加充实,更加多样化,通过此种分级教学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们能够发挥专长,真正感受体育的乐趣,爱上体育。
(三)善于在学生的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
小学体育教育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果教师只根据运动时间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运动训练,肯定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条件结合教学理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让学生以友好、舒适的方式聚在一起,同时学习一些体育知识。这样还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体育锻炼,以改善他们的体育活动,提高锻炼质量。此外,日常生活中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理论知识,使他们更愿意参加教师指导的标准化体育锻炼,从而提高锻炼效率,从而在体育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教学《跑》的时候,长跑是课程中的常见练习,在对学生进行体育长跑训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掌握一定的换气技能,在进行长跑换气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将生活中的换气与长跑中的换气进行比较,使同学们能够正确地理解拥有良好的肺活量,掌握良好的换气技术在长跑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此种生活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体育理论知识,感受体育的魅力。
结束语
体育与其他科目一样,不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一切问题,体育也有其自身的科目特征和教学理论知识,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特征,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曹亮.体育分层教学法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6):113+115.
[2]付庆艳.分层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17,8(01):102-103.
[3]杨海艳.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在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9,(13),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