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时,设计人员要详细了解人们对电力系统的要求,重视固化设计、综合评估、运行控制等相关工作,明确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点,充分发挥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运用的优势,重点进行电力系统调整控制设计工作,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满足电力企业对智能化电力调度等功能的要求。
1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就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可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完善电力系统的结构,还能优化系统本身的性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状况调整其的性能,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功能性,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还能提升信息数据传递的准确性,精准传递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的数据信息,便于人们及时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时的实际状况,是否存在自动控制不良的状况等,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不利因素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同时,与传统控制技术相比,智能化控制技术本身有着较高的优势,其本身有着更为便捷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电力系统本身的运行效果,还能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降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发挥的作用
就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智能技术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电网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实时监控电网的实际运行状态,便于自动分析和管理电网的运行情况,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电力系统本身性能的需求。除此之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还能提升信息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力资源均能够得到合理分配,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发展。
3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3.1PLC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就PLC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本身有着使用频率较高的特点,与其他系统相比,其本身有着较高的抗干扰性,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都非常高,基于此,要求电力企业要重视PLC控制技术的运用,认识到这一技术本身有着较强的逻辑性,能够及时找到电力系统内部的控制目标点,按照一定顺序调控,准确调节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能够达到最大化。同时,PLC技术还能实时管控电气设备,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避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将电气系统监控与远程站结合在一起,以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得到快速传递。另外,一旦发展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PLC控制技术能够实现第一时间预警,便于控制人员及时了解电力系统故障现象,准确找到故障点,采取针对性地解决措施,避免对正常电力供应造成不利影响。
3.2提升电力系统内部的平衡性
详细了解电力系统的内部结构,可知其本身有着结构较为复杂的特征,就内部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可知系统内部的一次设备结构和二次设备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两者的安全距离相对较远,主要是利用大电流控制电力,以及强信号电力电缆连接。然而,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是指设备在一次电力设备结构应用的时候,需要对二次设备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各项功能得以全面地发挥,这样可以节省控制电缆和电力信号电缆,也保证了电力系统自动化内部的平衡。同时,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的情况做出调整,以此实现对电力一次设备的保护和自带测量功能,例如:常见的箱式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开关柜、智能化开关等。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通信接口协议标准、电子部件和电磁兼容的供电电源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3实现在线检测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在线监测电力系统中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是否出现异常或故障。其实,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长时间和长期实时在线对电力系统中的一次设备进行检测,例如:开关、断路器、变压器、汽轮机、发电机等方面,识别其中是否存在运行异常,一旦发现异常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进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创新
4.1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分析和管理
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内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假若在电机等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处置手段,则会导致电力系统内其他设备的运行状态失常,达不到使用要求。不同于单一电气设备的机械故障,电力系统出现运行风险和异常时,基本不会出现明显的振动、噪声,从而其故障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运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技术不易于检测故障。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引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状态监测技术之后,可以运用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模糊逻辑、专家系统等为数据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所采集到的能够反映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信号背后的信息,及时分析判断出风险和异常,发出风险预警和异常提示,并计算出有效的调整措施建议。达到优化传统的状态监测方法的目的,并对其形成有力的补充,实现精确监测、准确诊断的目的,最终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
4.2辅助现场操作人员精准操作和简化操作流程
电力系统中一般涉及的设备较多,从而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复杂性大大增强。同时,随着操作流程复杂程度的增加,操作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易于出现误操作或错误操作。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至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运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技术分析实际情况,给现场操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引,对关键操作建立“软件+人工”双重确认机制。另一方面,对于相关性很强或者通过分析之后存在明显逻辑关系的操作,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简化,对于关联的操作可以封装在控制系统内部,以简化操作人员的操作。
5总结
详细了解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状况,可知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不仅会降低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严重的状况下还会对电力资源的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要求电力企业要合理运用智能技术,以便高效控制电网,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J].集成电路应用,2020,v.37;No.317(02):64-65.
[2]张城阳,张军强,张震亚.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20,v.17;No.511(07):7+9.
[3]李强,单莉.浅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投资与合作,2014,000(009):129-129.
[4]曹永磊,刘明,薛华.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