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活动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郭雪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雪莹 ,.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活动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 体育学报,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文化培养已经不是初中阶段的核心任务。 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加强体育教育,帮助学生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以更好的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未知挑战。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育课时较短,自由度不高,难以满足中学生的多元化的运动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身体的途径。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课外体育活动,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同学们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民族身体素质。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课外体育活动健康
DOI:10.12721/ccn.2023.157310
基金资助: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本技能夫人重要措施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而且对培养组织纪律观念,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机会少且不具备合理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文化知识课程的教授占据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很大比重,安排的课程也较多,但是对于体育这一在中考中分数占比小的学科,安排的课程就比较少,一般是一周三节课,导致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少。还可能会因为天气原因,导致仅有的几节课被取消。有时到了期末,学习氛围比较紧张时,有部分主要学科教师会占据体育课的时间,如此一来,学生根本没有很好地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机会,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初中体育课外活动没有具体方案过于自由

初中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外活动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没有做好备课,难以保证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外活动中。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在平时的体育课外活动开展中不具备系统性与科学性,没能很好的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条件制定适合学生锻炼发展的锻炼计划,导致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课外活动中难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且自由活动往往是体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致使课外活动太自由,难以达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育课外活动教学方案

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育课外活动教学方案,是我们做好体育课外活动教学的根本依据。具体的操作可以从体育课程的安排、体育项目的设定、科学的锻炼方法等入手,对体育课外活动进行细化,然后根据细分的内容制定相关的课外活动开展计划。此外,在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多样化,可以鼓励学生去跳绳、踢毽、打羽毛球、跑步、踢足球、打篮球等。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如一起玩丢手绢,做到“乐中练”“练中乐”,避免体育课程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二)转变学生的观念,重视体育课外活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发展体制体美劳的全面学生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学生的传统思想,重视体育课外活动,以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今后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利的条件。体育课外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取得一个优秀的身体素质,还能有益于其今后的生存发展。此外,由于体育课外活动没有具体的教科书,也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的,常常被学校、教师作为“第二课程”。为了端正这一看法,教师可以定期开展研讨会或者讲座,讲述讨论体育锻炼对学生今后发展的作用,端正教师的想法,只有在教师重视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的端正学生的看法,更好的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教学。

(三)因材施教,为学生推荐合理的运动项目

由于初中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体育运动上必然有擅长或不擅长的项目。 但对于一些很少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而言,他们不知道哪些运动适合自己,会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纠结和尝试的过程之中。 对此,教师可以提前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的各项数据,并为学生推荐合理的运动项目,或量身制定运动计划。例如, 有一名初中生在刚参与体育课外活动时,想要专门学习一种球类运动。 教师在观察、分析、评测该生的运动表现后, 发现这名学生脚下的横向移动比较灵活、反应能力较快、腰腹力量比较出色。 通过分析,这名学生比较适合乒乓球运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介绍学生尝试参与乒乓球活动,了解学生对这项运动的适应性。 如果学生对于乒乓球运动感觉不适应,教师再退而求其次,为其推荐羽毛球、网球这一类比较适合学生的运动。 在此基础上,教师每对一名学生完成评估,都可以将学生的数据记录下来,建立档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制度的完善、阶段性的调查反馈做好铺垫。

(四)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在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担负起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特殊的教师使用。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是监督者也是实施者,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定期其他学校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从互联网上需找教学资源,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专业素养能力,能够直接的提高体育课外活动管理的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有益和必备的补充,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延伸与发展。在体育理论知识与课外活动的相互作用下,能系统的、科学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放松学生的身心的目的,对于提高其信息效率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做好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工作对于指导体育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此也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人士或者是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参与到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来 , 为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作出必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初中体育教学中多媒体的精彩运用[J].张建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6期.

[2]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困难生”的体质[J].刘云涛.新课程(中旬)2014年05期.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