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研究
黄杰文 王浩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杰文 王浩宇,. 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研究[J]. 中国科学研究,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22.
摘要: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方法沉积的金刚石膜晶粒尺寸仅约0.2μm,表面非常平整,可无需抛光直接应用于红外波段,飞秒激光、RF-PECVD法等沉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X射线光刻掩膜和窗口、红外光学器件涂层等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光学涂层已经开始实用化。由于二者在硬度、弹性、摩擦、化学稳定性、透过率、抗损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可实现硅和锗增透,以及作为玻璃及硫化锌保护膜,在光学元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金刚石膜;类金刚石膜;光学应用;保护膜
DOI:10.12721/ccn.2022.157022
基金资助:

金刚石膜由人工合成,有TCVD和PCVD两大类制备方法,从紫外到红外频带里均有较高的光学透射率,类金刚石膜与其性能相似,是一种新型薄膜材料,制备方法分为PVD和CVD两大类。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作为光学涂层的应用前景非常好,可应用于红外光学窗口、透镜涂层、在线监测和控制仪器的光学元件涂层。不同制备方法制成的材料成分、结构、性能有所不同,当前正处于工业化技术发展和完善阶段。

1.自支撑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

光学级别自支撑金刚石膜透光性、耐热冲击性、耐久性、抗腐蚀性等方面性能优异,能够抵挡超音速飞行下产生破坏,适应高速气流、雨水和尘埃腐蚀、温度骤变等恶劣环境条件,常应用于钝头体形状飞行器的头罩窗口,是综合性能较强的理想窗口材料。在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技术领域中,采用微波PCVD方法,可制备出直径50mm和膜厚300μm的大尺寸光学级透明自支撑金刚石膜,广泛应用于窗口和球罩。金属探测器中采用了直径18.2mm和厚度2.8mm的天然金刚石窗口,还可用自支撑金刚石膜替代砷化镓、硒化锌,作为保护膜应用于高功率CO2激光窗口。当前自支撑金刚石膜窗口的X射线探测仪极为先进,可探测到铍窗口无法探测到的硼、碳等轻元素发出的X光谱线,可将其作为X光显微镜、荧光探测仪的制备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天文、工业检测等领域中。

2.硅片镀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

硅片镀金刚石膜可明显提高红外探测器灵敏度,采用多孔硅、C60涂覆、高浓度CH4预沉积三种基板统一处理方法,以及离子束抛光、类金刚石膜涂覆、光学焊接三种处理表面方法,攻克了金刚石膜表面粗糙和光学散射损失大的技术困难,成功制备出了光学镜面级别的表面金刚石膜。科研人员不断制备研发,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射频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法、真空阴极电弧沉积法、飞秒激光沉积法等,在硅片上镀制了类金刚石膜。将类金刚石膜应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增透膜和保护膜,低压气相合成的金刚石膜,也可应用于导弹拦截器窗口中,单面或者双面在硅片上镀金刚石膜,能够分别增加透过率13%和26%,提高窗口高速大气飞行下的承受性能,避免飞行光学效应引发窗口发射问题。在金刚石膜制备方法不断优化过程中,2.5~15m波段透过率可达60%,2500~3000m波段提升到64%。

3.锗片镀类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

锗在8~12mm波段的工作系统中具有显著的制备材料应用优势,在潜艇潜望镜的观察窗口上镀类金刚石膜,能够有效实现窗口保护,避免锗被海水腐蚀。由于类金刚石膜与锗的折射率相符,将其应用到锗光学元件上可起到抗腐蚀作用,增加元件使用寿命,因此锗片镀类金刚石膜广泛应用于潜水艇、导弹等窗口上。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成功在锗衬底上制备了厚度为290nm的类金刚石膜,增透和保护效果明显,具备良好的耐摩擦性,且表面光滑,在2000红外波段中的增透效果极佳,摩擦系数明显大幅度小于其他类型的保护薄膜,锗表面单面镀类金刚石膜后光透性可达75%,双面增加镀层后光透性可达95%。科研人员采用射频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化学气相沉积法、分解甲烷技术等,制备出了抗恶劣环境能力强、增透效果好的锗片镀类金刚石膜,成功实现了宽带红外增透,可防止滤光片吸潮和膜层氧化,推广应用价值巨大。

4.玻璃保护方面的光学应用

类金刚石膜因其抗磨损的薄膜特性,在玻璃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光学应用前景,且使用寿命超长,应用领域向着工业和生活方向发展。手表玻璃上将类金刚石膜作为防划花保护膜,采用飞秒激光器、RF-PECVD法、超短脉冲激光沉积法、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介质阻挡放电化学气相沉积法、磁约束增强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制备技术,可成功在玻璃上制备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镀保护膜后的玻璃可见光区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明显提升,可制备大面积类金刚石膜,抗磨损性能高于蓝宝石玻璃。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屏电子产品中,常用0.7mm的钠钙玻璃、硅玻璃、硼硅玻璃作为电子产品的玻璃盖板触摸屏的最外层保护元件,以满足其高透光率、抗划伤、抗冲击、轻便性等性能方面的要求。相比于价格昂贵的蓝宝石材料,在玻璃上镀一层高硬度的类金刚石膜效果更加,可有效节约成本,增强玻璃的抗腐蚀性和耐划伤性,同时延长玻璃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5.硫化锌保护方面的光学应用

红外技术在现代化武器装备、工业等诸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红外窗口和头罩是红外技术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特别是在红外中8~12mm波段,要求部件材料具备光学、化学、机械等特性,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此波段能够应用的高速窗口材料当下非常稀少。硅和锗镀膜均不太适合此波段的高性能要求,在高速飞行的环境下,易产生表面高温,光透射率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而硫化锌镀金刚石膜能够满足此环境下的材料性能要求,正常使用不受影响。硫化锌在红外中3~5um中波和8~12um长波的波段,透过率均较高,且制备工艺较为成熟,可应用于不同尺寸的光学窗口和头罩中,是当下最为理想的红外窗口和头罩制备材料。但是硫化锌材料在强度、硬度、耐雨蚀等性能方面存在技术缺陷,无法有效保护热成像系统,容易在高速飞行中受雨水、尘埃、冰雹等恶劣环境侵蚀,而限制了硫化锌材料在红外技术中的应用范围。

结语: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对红外材料具有良好的增透和保护作用,其抗磨损和腐蚀、抗潮解和氧化等性能,使其在光学应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类金刚石膜相比于金刚石膜更加轻薄,且在沉积过程中折射率具备可调性。在高速飞行、天气恶劣、重摩擦等极其恶劣环境条件下,二者成为主要选择材料。虽然当下国内外制备方法大多十分成熟,但是在性能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还需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向光学镜头永不磨损的理想领域前进。

参考文献:

[1]熊礼威,彭环洋,张莹,等.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性能及其应用[J].表面技术,2016,45(1):9.

[2]曹倩雯.金刚石膜及类金刚石膜的光学应用研究进展[J].智库时代,2019(3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