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一定冲击,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当中,不但要面对新闻编辑工具、编辑流程以及新闻内容编写要求等方面的变动,还需要根据群众需求导线来调整电视新闻编辑的各项工作细节。但是,从现阶段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组成上来看,广泛存在有采编模式相对落后,且新闻内容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等问题,这便需要相关工作者充分明确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各类机遇与挑战,多方位调整新闻编辑工作着力点并实现内容创新。
1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新闻编辑人员的新媒体应用水平较弱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带动各类新兴技术与媒体平台进入群众生活当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若想要紧跟时代发展方向并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新闻内容,则要对新媒体所涉及到的各类技术展开学习从而创作出质量更高的新闻作品。新媒体时代,内容创作者需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用户思维,根据受众的兴趣和需求创作出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内容。但是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推进当中会更加倾向于制作单向传播的新闻节目内容,没有把握新媒体信息传播特性的同时难以有效地将传统新闻内容转化为适合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格式。在另一方面,电视新闻编辑不善于利用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等技术手段,最终导致新闻内容的整体传播效果相对较弱[1]。
1.2新闻报道内容深度尚待提升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群众可通过各类便捷方式获取新闻信息,新闻内容获取难度下降的同时人们也会新闻内容的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但是传统模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制作流程相对固定,编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收集、内容编辑、视频剪辑、审核发布等大量工作任务,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使得编辑们难以抽出充足的时间去整合新媒体技术开展新闻内容调研及分析。并且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受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缩减深度报道团队的规模和资源配置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类资源不足以及工作流程层面的制约最终会导致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2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着力点
2.1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若想要提升当前工作质量,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则需要重视起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各类信息内容的传输表达效果。编辑部门可利用设置交流信箱、创建各大主流平台媒体账号等方式来与群众之间进行沟通,多方位收集社会群众所给出的各类反馈及建议,带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流程可以根据各项反馈建议了解群众的日常关注点,和群众及新闻受众之间建立起一类信息共享的双向互动机制。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转变思维,理解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关注他们对内容的需求和偏好,以此来更具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受众兴趣的报道策略,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效果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传播[2]。
传统思维模式下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往往将新闻制作视为内部过程,强调编辑的专业判断和技术能力而较少考虑外部环境和受众反馈的影响。在这种模式下,编辑决策更多地受到编辑部门管理人员个人经验及专业素养的影响,因此对于外界变化的敏感度较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角色与职责。编辑不应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应成为信息的挖掘者和整合者,积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受众的反馈以及社会的热点问题。利用这种转变,编辑可以更加灵活和敏锐地把握新闻脉搏,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相关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在策划新闻报道时,编辑应考虑如何结合多元视角和深度分析,为观众提供更为全面且内容深入的新闻信息,避免当前新闻内容仅满足表面的信息消费。
2.2改进现有工作模式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高度强调各类信息内容的时效性与信息获取敏锐度,但是传统模式下的新闻编辑工作耗费周期较长因此不具备时效性。这便需要新闻编辑部门改进现有工作模式,引入更为灵活且协作性强的工作机制,带动编辑团队打破部门界限并加强跨界合作与信息共享。编辑借助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可以与记者、摄影师、后期制作人员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协作,提高当前信息流通效率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提升当前新闻报道的内容质量及编辑效率。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
3.1拓展新闻覆盖范围,寻找更为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
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众可通过网络获取各类资源,其中便包含各类社交媒体、新闻网站、专业论坛和在线数据库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当中需要学会综合利用这些资源,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去逐步拓展新闻覆盖范围,配合探索更为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来提升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对各类新闻时间开展深度调研则是这部分工作当中的一项组成重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部门要主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基层调研当中,充分了解当前新闻事件的各个层面及发生细节,挖掘出最具有应用效益的报道分析方案,提升当前报道工作覆盖全面性与准确性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有深度、有分析价值的新闻内容。
现代化的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实际应用当中可将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融合到其中,使当前新闻呈现方式与群众信息获取偏好相互吻合的基础上提升新闻编辑流程的工作效率,帮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新闻内容的策划和提升当中。在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需要不断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进行报道,通过与其他领域专业人士、学者和行业专家的合作,获取更多的专业见解和分析,帮助提升报道的深度和独特性[3]。
3.2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工作素养
传统模式下的新闻编辑工作本身存在有模式及流程相对固定的问题,若想要跟随新媒体时代发展潮流并实现新闻内容产出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则要带动新闻编辑人员不断学习,逐步提升自身信息检索能力,配合各类先进的信息处理软件和工具,提高搜索效率和信息处理准确性。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在日常工作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带领新闻编辑人员参与到各类专业培训当中,通过系统地引入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促进编辑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向着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着力点及创新路径进行研究时,可以从提升新闻编辑人员的专业工作素养及拓展新闻覆盖范围,寻找更为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等方面推进,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炳国.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融合与创新[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3,21(15):94-96.
[2]田鹏芝.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着力点及创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3(08):118-120.
[3]王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融合与创新[J].新闻文化建设,2023(01):145-147.
作者简介:原琳琳(1991.6.29)女,籍贯:吉林长春,民族:汉族,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