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措施
董浩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浩宇,.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措施[J].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207.
摘要: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水源之一,对于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分析了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总结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意义。介绍了目前在国内外已经采取的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和法律政策等。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保护措施;管理;节水;环境监测
DOI:10.12721/ccn.2023.157207
基金资助:

引言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地下水资源正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危机。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已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等严重问题。因此,如何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措施,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1.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1.1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它作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具有稳定性强、质量好等优势,能够提供可靠的补给和长期储存。它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能够支撑城市发展,保障农田灌溉,减少洪涝灾害,并在干旱地区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1.2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诸多问题。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地表塌陷和地下水源枯竭的情况。不当的农业灌溉和工业废水排放等造成地下水污染,影响水质安全。此外,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如建筑地下室和围堰等,阻碍了地下水的补给和更新。同时,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2.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意义

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资源利用的合理性、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社会公正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它要求我们以长远的眼光对待发展,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社会公平,确保当前和未来世代的生活质量。

2.2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结合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指在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采取措施确保资源能够以持续、稳定、可再生的方式供应。这包括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地下水的开采,结合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考虑,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同时,促进节水技术和措施的推广,提高农田灌溉和城市用水的效率,减少浪费。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保护水质安全。此外,注重公众参与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地下水资源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3.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常见措施

3.1科学管理措施

科学管理措施是指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调控。包括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管控措施,实现合理分配和利用地下水资源。这涉及到合理划定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和限制开采区,建立水资源监测和数据管理体系,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水资源评估和预测,以支持决策和规划。同时,加强与相关机构和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和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

3.2环境监测措施

环境监测措施是指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实时、定期的监测,以了解水质和水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健康状况。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全面分析,监测水位、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流动情况等参数。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水质检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源和污染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开采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监测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性。

3.3法律政策措施

法律政策措施是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而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安排。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开采许可和准入制度,建立水权划分和水资源交易机制。同时,加强对地下水污染和非法开采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保护水资源的合法权益。此外,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工业和城市等各个部门、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行动。

4.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4.1强化管理力度

强化管理力度是指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措施,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这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同时,建立监测和数据管理系统,实时收集、分析和发布地下水资源状况及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和举报。

4.2推行节水措施

推行节水措施是为了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和行动;促进科技创新,推广节水设备和技术;制定并执行合理的水价政策,鼓励用水单位采用节水措施;推行良好的农业灌溉管理措施,如滴灌和微喷灌;加强工业和城市用水管理,建设循环水系统和水回收利用设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损,减少非正常用水。

4.3加强环境监测

加强环境监测是指加大对地下水环境的实时监测力度,以全面了解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情况。这包括建立更多的监测站点和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频率和覆盖范围;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准确测量和评估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及时收集、分析和发布监测数据,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信息;加强与相关机构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共享监测数据和信息。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和保障水质安全。

4.4提高公众参与

提高公众参与是指鼓励和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行动。这包括加强信息透明和沟通,向公众提供关于地下水资源的知识和信息;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愿;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如环境咨询委员会和公众听证会等,让公众参与决策和评估过程;鼓励社区组织、NGO和志愿者参与地下水资源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和权益保护。通过提高公众参与,可以增强社会共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合力。

结束语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是一个复杂而又紧迫的任务。只有通过科学管理、环境监测和法律政策等综合措施,才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从而为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宝强,王潇,汤超等.全球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及主要环境问题概述[J].自然资源情报,2022,No.260(08):1-6.

[2]程波,赵阿宁,张新社.西安城市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地质,2021,54(04):259-265.DOI:10.19751

[3]陈炎.宿州城西水源地地下水模拟与可持续利用[D].合肥工业大学,2021.DOI:10.27101

[4]宋桂敏.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32-34+87.DOI:10.14122

[5]方绍东,吴捷.云南省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J].人民长江,2020,51(S1):83-86+111.DOI:10.162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