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渗漏问题的发生往往会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关注,强化对施工期间防水堵漏技术的有效运用,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形式开展施工操作,以提升项目的防水性能,预防或减少渗漏问题发生,从而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十分必要。
1漏水原因分析
首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人为因素而产生的缝隙是最直接原因。水利工程往往范围较广,通常是分块进行施工,因此,会造成各个施工主体之间有缝隙,极大地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防水功能。其次,支护不够牢固也是渗水的原因之一,工程漏水是整个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设置不妥当,未能达到施工要求,也会造成排水不利的情况。通常,施工单位为了尽可能加快施工进度,便会带水进行施工,这样使得相关技术不能够有效实施,漏水问题也较为严重。此外,穿墙管也会引发渗水。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施工面积较大,将水下工程与主体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如果连接处焊接不够牢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技术不到位,便会产生渗水的现象。
2防水堵漏注意事项
2.1合理选择材料,及时处理渗水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施工材料越来越多,且由于技术不断更新,使材料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虽然材料较多,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水材料,杜绝采用劣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挑选。对于偷工减料的行为,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且对于所采购的材料,必须要有相关合格证明,并严格进行检查,确认材料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渗水问题。当出现渗水问题时,施工人员应当及时进行勘察,分析渗水原因,如果是因为环境潮湿而引发的渗水,不能只是进行堵水,应当从根本上采取解决方案。
2.2堵漏的关键措施
如果出现面积较大的渗水情况时,应当根据渗水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对渗水量较大的部位进行注浆,且在注浆过程中防止跑浆。对于渗水较小的地方,先采用堵的方式,再根据结构以及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不断提升结构抗渗能力。在实际的堵漏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治理,尽可能采用多种防水方法进行治理,减少渗漏的现象。
3水利工程技术中防水堵漏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防渗墙施工工艺
防渗墙主要是指在松散透水层或土石坝上所建的人工混凝土连续墙结构,具有结构可靠、墙体厚度小、渗透低、施工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等优势,在防治水利工程渗漏(如管涌、坝基渗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根据施工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将防渗墙施工工艺分为射水成墙、锯槽成墙及水泥成墙三个不同的工艺类型,具体为:
3.1.1射水成墙
射水成墙施工法是防渗墙施工工艺中较为常用的一项,其施工过程中所需设备较多,通常需要用到混凝土搅拌机、浇注机、钻孔机等,该施工工艺对于粘土及小于100mm颗粒的砂砾层等项目较为适用。施工期间,需以钻孔机在其喷嘴部位喷出高压水流,从而达到切割效果,同时修整孔壁,以形成更好的泥浆,发挥孔壁保护功效;同时在循环作用下将孔壁中多余的土排出,形成槽孔,然后在以混凝土浇筑方式形成防渗墙。但需注意的是射水成墙施工工艺所形成的防渗墙厚度通常不足0.45m,但最大深度可达到30m,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槽孔垂直度及墙段搭接质量,以保证天轮、成槽器门架、孔口导向中心位于相同垂线,并保证成槽器中心平面和防渗墙轴线重合,从而确保成墙质量。
3.1.2锯槽成墙
锯槽成墙同样也是防渗墙施工工艺中常见的一种,该技术主要是利用锯槽机进行操作,其构成部分包括支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实践操作中需先利用锯槽机的刀杆进行开槽、排土处理,在上下运动的作用下切割土体,并在循环作用下将多余土体排出。在此期间需利用泥浆护壁做配合,通过使用相应规格的刀杆来获得理想的深度,保证最大深度可达到40m,从而在提升操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成墙的深度。相对于射水成墙工艺而言,锯槽成墙工艺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在多种不同的土层中均可使用。但操作期间需要注意加强对各项技术问题的预防,如隔离体倾斜、槽孔坍塌、堤身劈裂等等,比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持槽段内混凝土和隔离体内混凝土的间隔不低于5m。
3.1.3水泥成墙
水泥成墙工艺即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法,该方式的操作相对更为简单便捷,且成本较低,在黏土、砂土操作中较为适用。该操作技术的成桩原理主要是利用搅拌机钻入土层,在搅拌机多个钻头的作用下将水泥送入土体中进行搅拌,从而形成水泥土桩,然后通过连接不同的桩来形成水泥土防渗墙。目前防渗墙的最大深度可达到20m左右,并具有较大的抗压强度。
3.2高压喷射灌浆工艺
3.2.1施工流程
高压喷射灌浆法主要是通过高压水泥浆的方式来加固土层的,从而促使土层和水泥浆充分混合,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促使土体的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相对于其他工艺来说,高压喷射灌浆工艺投入的成本较小,且设备类型简单,同时还可达到较好的防渗效果,可以说是具有多重优势,也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同时该工艺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对于土地地质要求较高、所需设备较多等,这也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工艺的使用范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前应先合理调配水泥浆,保证水泥浆中的水泥灰比例合适、搅拌充分;在施工开始前还需做好各项设备(如空气压缩机、注浆管等)的准备工作。施工期间则需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对钻机位置进行明确,确保钻机位置和设计要求相符,以保证施工质量。在钻机固定良好后,利用专门的钻杆行钻孔处理,在试喷合适后再下管,从而保证灌注高度合适。同时施工期间需严格遵从施工技术要求开展各项操作,严格控制灌浆质量。为保证灌浆效果,避免水泥浆下沉现象发生,通常需进行两次灌浆,以避免浆管取出所致的水泥下沉现象发生。
3.2.2注意事项
高压喷射灌浆法对于施工地质的要求较高,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并提前进行试射,以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相应数据,如提升速度、孔距、孔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水泥浆消耗较大,则应及时增加水泥浆浓度,待返浆正常后再进行提升处理。另外,施工期间还可在水泥浆内掺入适量的速凝剂,以缩短水泥浆凝结时间。此外,若钻孔期间部分地段出现渗漏现象,则需先以砂石回填,然后再行灌浆处理,待灌浆凝结后再行喷射操作,以保证施工质量,避免渗漏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水利工程如果出现渗漏问题,那么就会严重地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就应该做好其水利工程防水堵漏技术,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更好地提高其防水性能,减少在这其中所出现的渗漏问题,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更好地为人们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敖文。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2):84.
[2]陈德江。水利工程技术中的防水堵漏技术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