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培养系统的实施,我国的教学模式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回顾中国教育发展史,小学教育知识、综合技能和现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都表明了教育和推广的必要性。体育教育是小学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并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教育与基本技能发展相结合无疑是体育教育的最高要求,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以核心素养为视角的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和锻炼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情。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并为他们提供健康意识培训。然后,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能,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一定的体育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二)促进体育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而发展他们在体育领域的专业技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那些繁琐而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体育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的课外活动中获得体育的专业理论知识,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使用体育器材,向他们介绍体育活动的相关规则,为中学或大学从事体育活动铺平道路。切实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策略
(一)利用现代科技促进运动精神的培育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通过有效地培养体育精神,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与内涵,使他们能够体会到体育的魅力与功能,使他们能够热爱体育,在体育运动中主动参与。因此,在当前阶段,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小学体育教师们就可以首先对现代技术的有效使用进行强化,使学生受到体育精神的影响,从而促进他们的运动意识的提高。比如,在进行篮球相关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国外的篮球比赛,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当他们得分的时候,周围的人会发出怎样的欢呼声,他们会如何的努力,如何的取得胜利。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运动的精神,受到运动精神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缓放、暂停等功能,对战术进行强化,让学生们在实战中体会到战术的使用和奥妙。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体育精神,达到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
(二)运动比赛的设计
虽然体育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科目,但是教师在遇到一些运动强度和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时,也要注意课堂的趣味性,希望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来。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体育游戏,从而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体育知识,从而达到健身的目标。同时,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也要注意所设计的游戏要围绕所教的内容进行,以免学生在课上过于“玩”,而忽略了所学的体育知识。比如,在进行“带球传球接力比赛”的活动时,教师可以首先对每一个参赛队伍进行分组,这样才能保证各小队的总体运动水平平衡,防止在比赛中发生不平衡的现象。接下来,教师要给学生们解释一下这场游戏的规矩,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游戏进行的时候,教师要充当一个裁判,保证比赛的公平,也要保护同学们的安全,防止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三)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促进小学生运动素质的发展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丰富,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小组协作的方法,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师更多地把重点放在了体育技能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育,没有注意到课堂上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这就制约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为此,教师应确立新的教育观念,重视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优良体育人格。基于这一点,教师可将体育活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团体协作的重要,并培养出良好的运动性格。例如,在教学《基本体操》之前,教师可以首先按照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性格等,把他们分为若干个活动小组,然后选出每个组的组长,由组长负责组织组内的活动,其他成员要在组长的领导下进行体育运动,每个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出很强的团队精神。在小学运动中,教师们可以利用两人三足活动来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同学们要做到步伐一致,互相协作,这样才能避免摔倒,顺利的抵达终点。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含义,培养“团队精神”。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们必须要有一个很长一段时间的时间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在目前的核心素养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师更要敢于去尝试。改革课堂方法和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既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素质,又要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还要发展他们的终身体育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为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爱军,刘成兵.健康行为视角下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与实施[J].体育教学,2020(6):24-26.
[2]李培勇,王娜娜,尹可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