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张彩云 马媛媛 王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彩云 马媛媛 王芳,. 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68.
摘要:
目的:探究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5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接受信息化分层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促使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治愈,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急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2.157068
基金资助:

急诊科工作具有复杂、繁琐的特点,同时工作量比较大,往往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大部分为危重患者,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则极易造成患者的死亡和伤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1]。因此,目前临床在实施及时且有效的治疗期间应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成为改善和治愈患者疾病的关键。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本文研究分析了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对急诊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2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9例,男86例,女43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48.0±1.8)岁;研究组129例,男88例,女41例,年龄为:20-74岁,平均年龄(47.0±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同时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1.2.2研究组:接受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充分且详细的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病情、综合素质进行评估,护士应该与患者创建融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强大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应该借助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建立微信公众号后要求患者或者家属关注此公众号,将患者进行疾病分类,定时在公众号上传与患者自身疾病和护理的有关宣传知识,提醒患者或者家属认真阅读。每天发送科室的有关制度、护理规范流程等基本的专业内容,依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使护士严格遵循急诊科所制定的检查、督促和落实规章制度,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处理。④对护士进行专业化的能力训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方案,依据护士的级别、岗位和职责差异进行分层专业能力训练,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告知患者有关注意事项,持续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后对医疗环境、护理态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估,每方面为百分制,其中分数越高则代表护理质量越高。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数越高则表示满意度越高,其标准为:高于90分(非常满意), 70-89分(基本满意),为达到70分(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3]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当中,(%)类计数数据,行X2检验检测;(x̄±s)类计量数据,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分,x̄±s)47.png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例,%)48.png

3讨论

随着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得到显著提高,急诊科作为医院运行中重要的部分,其信息化应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逐渐应用于急诊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其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积极性,从而持续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效果理想[4]

由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应用信息化分层护理可以显著满足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满意度,效果比较理想。主要是因为: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促使护士明确了解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护理和治疗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护理方案,再依据护理方案逐步实施不同层次的护理服务内容。护士依据患者的需求进行护理,护理部可以借助信息平台的后台数据评估临床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及时提醒和督促护士高质量进行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临床护理满意度[5]

综上所述,应用信息化分层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质量,促使患者病情的缓解和治愈,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芳, 柳娟娟, 罗辉宇. 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构建对急诊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和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45(3):292-296.

[2]陈旭红, 李利娟, 田利丽, 等. 探讨系统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诊PCI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0z1):314.

[3]王德敏. 危机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S2):219-221.

[4]杨珍, 张宝珍, 张敏,等. ISBAR结构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 35(008):579-581,619.

[5]诸白美, 蔡榕, 毕颖,等. 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对急诊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28(12):148-1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