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交流性与互动性等功能,课堂中向学生共享多媒体课件或者播放教学课件,能营造一种和谐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感、趣味感和获得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掌握“踢花毽——拐踢”技术动作与方法,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2023年中国毽球公开赛的比赛录像,并提出问题:你了解“踢花毽”运动吗?你知道“踢花毽”有几种练习方法吗?然后,针对“踢花毽”技术动作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建立正确概念的同时,逐步发展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借助运动图片或比赛视频及教师示范等形式,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拐踢”,并让学生结合“踢花毽时如何避免踢空的现象?”、“如何把握起脚踢毽的时机?”、“怎样保持毽子落到踢毽的适当位置?”等问题进行自主体验与合作学习,并在思考与学练的过程中,针对动作存在的不足展开交流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把手放在身体的一侧反复做徒手练习”“用脚踢起直接落在脚外侧适当位置的花键”“采用辅助手段,控制花键的踢起高度和方向”等等,学生在这种浓厚的问题情境中学习,不仅能启迪思维,积极思考,而且能展开相互间的交流探讨,促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形成。此外,教师还可以录像的形对对学生“拐踢”练习的动作进行拍摄,并通过播放、回看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展示,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分析优缺点,并共商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既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学到了基本知识、运动技能与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
二、优化课件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以往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多是“讲解+示范”及“练习+纠错”,这种较为单一的模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而且难以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本领。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为掌握1-2项运动技能打下基础。
例如,学习“山羊分腿腾越”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将音乐、图文及视频等元素融于课件中,并清晰展现“起跳”、“支撑”、“顶肩”、“推手”等技术动作,同时以朗读配音并以微视频的形式将“学习问题”加以呈现,如“起跳时为什么要用双脚起跳?”、“两臂支撑的位置在哪为妥”、“起跳时两臂摆动的方向是怎样的?”、“腾越时要把握哪些技术关键?”、“如何做到快速推手动作”等等,这种生动形象的画面及优美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讲效果,而且能使学生仔细观察影像展示的每个动作示范,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很快地学生就能理解动作特点,直观地感受到技术动作,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练的欲望,并在复杂的情境中掌握技术动作及练习方法,实现以体启智、以体健美及提升技能水平等目的。
当然,为了制作出更多学生喜欢的精美而优秀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欲望,教师要努力构思,善于积累材料,提高课件制作水平,并建立一个素材库,把平时看到或学到且具有创意和新意的音乐、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能在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震撼的效果。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字体的选择、图文的比例、时间的把握等,同时将讲授与演示融为一体,将瞬间变化的信息融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人机”双向传递的效果;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及课的结构等实际特点,借助多媒体设备,巧用音频软件,剪辑并制作出学生心仪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海洋中进行练习,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发挥媒体特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色彩、形象的图像及精彩的动画形成了一种令学生流连忘返的教学手段。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必备品格及运动能力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翻转课堂具有回放、定格等特点,播放教师难以展示或示范的动作,让学生仔细、清晰且详细地了解整个动作轨迹及运动表象。
例如,在教学“侧手翻”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师可借助视频展示“交叉扶腰”“身体翻转”等动作细节,让学生直观每个动作细节,并体验到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忙、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又如,为了让学生在接力区内掌握4×100米交接棒技术,教师可利用课前时间以微视频的形式,播放美国男子4×100接力队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比赛中出现失误的比赛画面,让学生明白造成交接棒失误或犯规等原因及产生的严重后果,然后,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再播放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勇夺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的精彩比赛视频,并对交接棒技术的方法、动作要领进行分析、讲解,进而明确提高交接棒的准确性、成功率及同伴间默契配合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发挥学生勇于担当、遵守规则及团队精神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合作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新的动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海宽.体育学习方式与体育学习方法辨析[J].中国学校体育,2023(52):61.
[2] 胡小红.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与分析[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3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