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及防御措施研究
​高敬雄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敬雄,. 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及防御措施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摘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的地域广阔,农作物种类丰富,反复无常的气候变化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复杂的地理条件也带来了复杂的气象环境,农作物的生产经常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威胁。本文旨在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和防御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 农业气象;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46
基金资助:

引言: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气象灾害的出现,并因此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何进行针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成为了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不仅是针对复杂气象环境的必然手段,也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必然举措。

一、农业气象灾害的几种类型

基于我国广阔的农作物产区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关于农业的气象灾害也十分复杂,有着丰富的类型。

(一)洪涝灾害

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是十分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河流沿岸。洪涝灾害的覆盖范围广,除了极少数的干旱地区外,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在时间分布上,早春四月和七月仲夏都是洪涝灾害的高发季节。

(二)干旱

干旱也是十分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相似,分布范围十分广泛,除常年多雨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外,我国的其他地区都会受到干旱的影响。农业干旱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降水不足、土壤含水量过低和作物得不到适时适量的灌溉,致使供水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需求,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业干旱通常以土壤湿度作为指标。值得注意的是,长江流域的农业产区在梅雨期之后,由于受到西太平洋高压的控制,也会存在一段炎热少雨的时期,称作“伏旱”。

(三)冰雹

冰雹是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严重时可造成农作物绝收。如果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常有出现,有着破坏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冰雹的出现大多在春夏秋三季,在这三个季节中,冷暖气流的交汇更加密集和激烈,易产生极端天气。

(四)台风

台风是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其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台风多在辽阔的海面上产生,具有可预测性。台风经常发生在夏季,伴随着持续性的降雨,极有可能产生暴风雨等极端的天气类型。台风不仅会直接毁坏农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能力,由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不但使作物折枝伤根叶片受损,又有利于病菌侵入,极易造成病害的爆发成灾。

(五)其他灾害

除了分布范围广泛、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还有一些具有地域性的农业气象灾害。比如说北方地区常见的暴雪、大风和霜冻,沙漠地区的沙尘暴和龙卷等。这些灾害都有着地域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进行特别的防御和处理。

二、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气象灾害的频繁出现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农作物的种植、生长、成熟、收获的过程中,任何时间段出现了气象灾害,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以干旱和洪涝灾害为例,干旱会造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缺水,以至于农作物缺乏足够的水分进行生长,导致产量大幅下降或者死亡。而洪涝则会使农作物无法吸收多余的水分,损坏农作物的根系,使得农作物无法进行后续的营养吸收,造成死亡[1]。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适量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水分,为此需要进行持续大量的投入。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会使大量的前期投入付诸东流,对农作物的正常收益造成影响,甚至会让农业生产的收入不抵支出,造成农业生产的亏损。同时,冰雹、台风等破坏性大的气象灾害,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还会对为保护好的农用机械造成损坏,对农田造成破坏。

三、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做好气象预测

针对多样复杂的气象灾害,相关从业人员也进行了针对性的相关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优化和进步,与农业相关的气象预测也逐渐发展地更加完善。利用大数据和卫星雷达等软硬件工具,对收集到的气象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可以做到十分精确的气象预测。基于气象预测信息做好防御措施的制定,就可以提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作物保护工作,使气象灾害到来时不再盲目。气象预测工作的展开,不仅需要各方的协作,还需要加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匹配,使气象预测结果能够快速的、准确的应用于农业工作。由于气象是不稳定的,一定要清楚实际结果与气象预测之间的关系,实时对气象预测的结果进行更新,保证气候预测的准确性。为了气象预测信息能够准确地传达到农业工作者的手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气象平台,集合气象信息的更新和面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手段,促使农业工作者提高对气象工作的认识。同时,应对平台进行有效合理的宣传,将气象预测工作进行更稳步的推广,完成气象意识普及的任务。气象预测水平的提升,是基于科技手段和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有意识地发展相关理论,开展相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气象预测工作的开展,应该与农业进行充分的对接,为农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农业的气象保障工作添砖加瓦。

(二)优化栽培工作

农作物本身对恶劣的气象条件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可以面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改变,使农作物更加适合相应的环境。

1. 优化选种

农作物的选种是决定农作物能否茁壮成长的重要一环,优秀的选种工作可以进行因地制宜的相关改变,基于地理情况做出相适应的选种。比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种植农作物时,一定要注意种子的抗寒能力,挑选抗寒能力更强的种子。而在风力急剧又无遮挡的平原地区,就更适合挑选抗倒伏的种子。合适的选种能够让农作物在气象灾害来临时多一分自我保护的能力,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提升,良好品种对相关气象灾害的保护能力也越来越强。

2. 改变土地利用方法

在农作物种植之前,进行合适的田地整理,掌握土地利用的方法,对农作物应对气象灾害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如我国的丘陵山地地区广泛使用“梯田”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使山地得到了运用,还解决了旱涝灾害的问题。在雨季梯田可以利用地势起到向下排水的作用,不会产生积涝的现象,在旱季,梯田的结构还可以进行存水蓄水的工作,使田地免受旱灾[2]。同时,由洪涝产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也经过梯田的逐级排水得到解决。可见土地利用得当对农作物应对气象灾害产生的防御作用。在经常面对高温干旱的地区,也可以使用“砂田”的方式,在农田表面铺设砂石。利用这样的方法加快水的渗漏效果,将水源存积在地下,减少地表的蒸发。同时,在遇到寒潮等气象灾害时,还可以通过砂石层进行蓄热保温,防止农作物因为低温死亡。

(三)做好针对性防御措施

面对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应当使用不同的防御措施。制定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防御措施,能够使面对气象灾害的举措更有力,手段更有针对性。

1. 针对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洪涝灾害的出现往往具有突发性、频发性等特点。洪涝灾害的形成,也常常和防涝工程的缺乏和治涝思维的错误有关。防御洪涝灾害,首先要建立合适的存水导水工程,比如说建立水库,进行雨季的存水工作,旱季的放水工作,进行水量在时间方面的引导工作。再如建立水道,将积水和存水引导至附近的河流,进行汇流排水工作,做好对积水空间方面的引导。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做到面对洪涝灾害在时间与空间方面都能有效防御。

2. 针对冰雹灾害的防御措施

冰雹的伤害性大,突发性强,常常难以防范,使农作物受到大面积的伤害,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面对冰雹应制定合理的防御措施,减弱冰雹造成的危害。首先,对雹灾的防御可以结合气象预测工作,以预测的结果作为冰雹防御的导向,解决冰雹容易突发的问题。清楚雹灾出现的时间以后,可以及时的对农作物进行相应的保护工作,如构建防护架,构建缓冲网等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向云层发射催化剂的方式,破坏云层条件,防止大型冰雹的产生。

3. 针对干旱灾害的防御措施

针对干旱成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防御干旱或者减轻旱灾的损失: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选育和种植耐旱品种,退耕还林,涵养水源,大规模绿化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塑料大棚与地膜覆盖、滴灌技术,显著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增加水库蓄水和缓解旱情。

4.针对台风灾害的防御措施

台风灾害的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不及时进行防御措施的准备,极有可能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的倒伏。应对台风的工作可以同预测相结合,分析台风的轨迹与到达时间,提前建立农作物的防风设施。同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优化农田附近的导风结构,将风力和风速放缓,减弱台风对农作物的伤害。

结论:综上所述,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是多变,情况复杂且危害性大的。如不使用相应的防御措施,很可能对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防御措施的使用,也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气象情况制定不同的防御手段。实行正确的防御措施,也能为解决农业的气象灾害问题做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阎廷,吕静,倪妮,张丹,柯莉萍. 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措施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07):108-110.

[2]贾秋洪.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J]. 农业与技术,2021,41(11):130-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