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以来,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为改善环境质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国家电网公司适时提出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发展战略,推动了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的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快速、高效地挖掘电能替代潜力将是向往的生活分析决策的重要内容。对电能替代潜力进行量化,并构建了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模型,实现对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的策略。这些理论研究推动了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由于电能替代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理论研究对象,而针对潜力用户层面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1电力系统的现状
我国近年来的全社会用电量。2019年,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电能替代率加快等因素主导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23万亿kWh,同比增长3093亿kWh,增长率为4.5%。但是由于上一年度的高基数、天气因素和传统产业转型等原因,全社会的用电增量有所减少、增速有所减缓。一方面,我国正在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电能替代利用效率,稳步实施各项节能措施;另一方面,电力行业正在加快建设电力市场化,抓住主要矛盾,实施降低用电成本、改革当前电力制度、调整电能替代结构等相关政策。在电力生产结构转型和优化方面,扎实推进能源低碳化工作:水电建设稳步推进,新投产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17万kW;风电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574万kW,有所增长;光伏发电上网,受平价上网政策等影响,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81万kW,有所下降;核电在稳步重启中,开始批量建设华龙一号,全年共三个核电项目获准开工,新增核电装机容量为409万kW。在上述背景下,电能替代逐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具体表现为: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速较快,消纳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清洁能源发电量分别为7.33万亿kWh和2.39万亿kWh,同比增长分别为4.7%和10.4%。其中,核电发电量为3487亿kWh,同比增长8.6%;风电发电量为4057亿kWh,同比增长10.9%;光伏发电量为2238亿kWh,同比增长26.5%。可以看出,清洁能源发电量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发电量增速。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了32.6%,比2018年提高1.7个百分点。同时,风电、光伏发电等积极推进平价上网,清洁能源消纳保障机制、储能调峰设施规划等不断完善,全年全国的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平均利用率大幅提升,分别达到97%、96%和98%。
2电能替代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和区域电力互联的概念已有雏形,特高压电网和远距离输电等关键技术的逐步突破,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电能替代行业的大发展。据国际电能替代预测,随着发电、输电、用电及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50年全球电能占终端电能替代消费比重约达40%。”长期以来,世界能源消费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导致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电能替代需求持续增长,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传统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有利于解决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难以持续供电的制约因素,在新技术促进下,水电与各种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互补协同发展,为电网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源,使电能替代的发电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关键设备价格下降、项目开发经验成熟等因素驱动,电能替代发电成本持续下降。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将极大促进电能替代在更大范围应用,全球低价高技术电能替代时代即将到来,电能替代将会成为世界主导能源,逐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2050年前后形成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格局。
3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具体策略
3.1实现电能替代激励政策转型
我国电能替代的激励政策大致分为五类。这些政策主要通过财政补贴、配额分配、机制创新等方式引导电能替代技术研发及项目建设,实现了电能替代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电能替代继续积极健康发展,减少对财政补贴的依赖,有必要对现有的激励政策进行调整。其一是逐步减小国家财政对电能替代的补贴力度。对发展成熟的电能替代技术退坡上网电价补贴,直至实现平价上网。其二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刺激电能替代发展。对于仍然需要国家补贴的电能替代项目实行竞争性招标。在项目考评过程中,标准可以多样化,鼓励多元发展,但是上网电价应该被视为重要指标。虽然目前的电能替代发电成本还不能与传统能源直接竞争,但是可以通过电能替代之间的竞争实现技术进步,从而使居民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
3.2电能替代应抓住“一带一路”契机积极走出去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能源问题对当前各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限制。电能替代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能够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和缓解能源紧缺问题,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电能替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拥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和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目前主流的技术,我国基本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重大示范项目开工的目标,具有全产业链输出电能替代技术的能力。因此,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让电能替代“走出去”,是我国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生活发展的下一个目标。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电能替代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一方面,这将进一步锻炼我国电能替代人才队伍,有利于电能替代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电能替代项目作为大型工程项目,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与“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和意图高度符合。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是新时代我国电能替代的重大使命。
结语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国网电力有限公司电能替代工作快速发展。基于此,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实现了用户电能替代潜力有效成效,能够将用户分成不同类别的潜力对象,有助于发展范围,有针对性重点开展电能替代工作,同时,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电能替代开启“向往的生活”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凯,吴怡,陶雅萌,王成新.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7):50-56.
[2]郭敏晓,杨宏伟.2019年能源环境发展形势及2020年展望[J].中国能源,2020,042(3):38-41,8,13.
[3]刘俊,徐辉,刘亚平,等.甘肃省用能特点及电能替代潜力用户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1):44~48.
[4]鲁刚,郑宽.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核电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核电,2019,12(5):4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