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郭永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永英,. 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摘要:
642350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奥鑫四期三十栋三单元,郭永英,电话13882971896
摘要:猪场发生的疫病主要有猪瘟、伪狂犬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生猪养殖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疫病治愈难度大,对生猪养殖生产危害非常大,而且因为长期各种疫病混合感染等原因越来越表现出非典型性的特征,导致疫病的诊断和控制非常困难。对于养猪场来说,做好防疫工作是防控疫病的主要基本步骤,必须加强科学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制定符合本场的防疫制度并落实,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以控制。所以,掌握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发病特点和防控技术,对生猪健康生产意义十分重要。
关键词: 猪场;主要疫病;发病特点;防控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基金资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各种政策扶持下,由原来的农户散养向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同时,猪的疫病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多种疫病混合感染和隐性感染广泛存在。由于生猪的频繁调运及饲养周边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猪群的发病几率非常高,复杂程度提高,给疫病诊断治疗都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使控制猪病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1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

1.1 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多样

研究表明,大规模猪场所爆发的疫情,多是病原体多元化,而所呈现出来的症状更是复杂多样。究其原因,猪场爆发疫病所产生的原因既有病毒引起的,如猪瘟和蓝耳病等,也有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疫病,还有可能是寄生虫导致的传染疾病。以往造成致病的重要原因就是病毒,而现在猪场爆发疫病可能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原因导致的,疫病根源更为多元。由于造成疫病的原因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复杂多样。如此一来,不仅加大了猪场疫病根源寻找的难度,也加大了防御和治疗的难度。

1.2 免疫抑制病频发,抗病能力低

大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比较容易存在问题,因为猪场规模大或者养殖集中度高,容易导致猪场通风散热条件不佳或者卫生不到位,以至于猪群产生疾病,出现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除此之外,如果猪群爆发疫病后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并且快速开展科学的治疗,而是私自采用不合理的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很容易导致猪体出现免疫抑制疾病,造成猪群免疫系统损坏,抗病能力大幅降低,从而容易感染疾病,疫病爆发情况频发[1]。现如今,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猪场的猪都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如果爆发疫病,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3 病原体非常顽强,根治难度大

引起猪疫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饲料或药物所致,还可能是病毒所致。而很多病毒被猪感染后有较强的持续性,使得猪群长期携带病毒。同时,猪场疫病除持续感染外,其传播路径还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病原体的多样性,感染的多重性,都可能延长疫病传播时间,使得疫病根治难度加大。例如,免疫抑制疾病蓝耳病,猪群感染该病毒的几率高达80%,尤其是母猪感染率更高。猪场里的猪长期感染该病,使得其难以根治,以至于猪免疫抑制病更为猖獗,加大了猪场其他疫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病毒潜伏期较长,甚至可能隐性感染,感染疫病的母猪受胎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猪胎,生产后猪仔也会长时间携带病毒,并向外传播。由于疫病传播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容易造成猪群或猪舍内猪体反复感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根除。

1.4 病原体变异,致病力不断增强

疫病流行时,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变化,免疫接种力度加大或者抗生素等药物滥用的因素的影响,使得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异,且毒性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变异毒株,使得疫病更难治愈[2]。同时,一些较为常见的猪体疫病也出现变异,致病力和致死率大幅提高。例如,猪群常见的蓝耳病变异出现致病性更高的疫病,不仅使猪仔的发病率高达40%~80%,也使其死亡率大幅提高,还容易使受胎母猪流产。但是因为其耐药性增强,一旦引起疫病要想遏制都非常困难。

1.5 疫病症状不典型,隐藏性更强

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药物滥用,使得猪群免疫水平参差不齐,甚至造成病原体改变,从而使得疫病的症状出现隐藏性,症状不够典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与以往不同的病理现象。一旦疫病爆发,就会给诊断带来极大的难度,甚至导致误诊,从而不能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造成猪群不必要的死亡。

1.6 细菌继发性感染,死亡率较高

因为许多猪场在养殖过程中没有请专业人员进行医疗指导,在疫病爆发后往往直接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药物不恰当使用可能不仅疫病没有治好,还引起其他疫病出现[3]。部分养殖场在给猪注射疫苗后,所打疫苗可能与猪体本身存在的某些疫病产生反应,引起继发性感染,使疫病更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从而对养殖场造成巨大损失。

2猪场主要疫病的防控措施

2.1 购买仔猪要谨慎

有些猪场疫病爆发主要原因就是购买仔猪时不够谨慎,没有经过必要的检疫。养殖户在购买仔猪时要多调查,选择信誉高、防疫到位、管理科学的厂家进行购买。不要没有盲目购买,而且要尽量避免从多个商家处混购混养,特别时不要从疫区购买,避免猪群因交叉感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长途运输可能使猪产生应激反应,严重者还会死亡,所以应尽量就近购买,如必须长途运输则要在运输途中做好安全措施,准备干净的饲料和饮水,避免长时间的日照等,还可以注射适当药物保持猪的各项机能正常。

2.2 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养殖人员在饲喂过程中必须保证饲料的品质,防止喂养发霉变质的饲料。发霉变质的饲料会导致一些疾病,甚至降低猪体的免疫力,抗体较少对猪各个身体器官也会产生一定的损害。对此,猪场要制定严格的饲喂标准,确保所购买的饲料符合各项标准,而且要保证猪的饮用水要清洁干净,避免猪群因食用不干净的饲料和水而出现免疫抑制病。

2.3 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

规模化猪场需要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对疫病进行良好的预防和管控。第一,要防止外界细菌病毒被认为带入养殖场中,做好各个环节的防御工作,对所购买的饲料进行检查,进入猪场的人员及车辆要消毒;第二,猪场内要定期开展全面消毒,确保猪场环境卫生,降低病毒和细菌数量;第三,要根据猪的具体情况在接种疫苗最佳时间,针对致病率高、传染性强或死亡率高的疫病,让猪群适当适时接种疫苗,提高猪群抗病性,确保猪群健康安全;第四,对于感染疫病的猪要单独隔离,并且进行消杀工作,及时发现迅速处理,避免疫病大面积爆发;第五,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疫病流行的特点,及时关注疫病各种情况,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2.4 建立疫病监控机制

猪场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定期进行免疫抗体相关检测,并且监测疫病情况,尤其是猪瘟、蓝耳病和口蹄疫等常发疫病。通过对疫病的监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猪,以及呈现隐性症状的感染猪只,从而及时淘汰,保证猪群健康。此外,对疫病的监测,还可以使养殖户掌握第一手疫病信息,根据动态信息做好预警工作,在问题出现时快速财务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猪群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也更为注重日常饮食。如今,许多城市周边都有大型养猪场,不管在养殖技术、产量和规模方面都有很大发展。但是主场因为集中养殖容易导致疫病爆发,给养殖场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猪场要根据疫病的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准确把握疫病流行情况,对症下药,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疫病出现可能性。出现疫病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卓.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0,(3).10,12.

[2]徐阳.论规模化养猪场主要疫病防控技术[J].今日畜牧兽医,2020,(3).20.

[3]梁万春.猪场主要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9,(4).138,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