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孙晓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晓驰,. 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 中国体育科学,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8350.
摘要: 初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是关键。体育教师应巧思妙构,采用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化训练、趣味竞赛等,不仅强健学生体魄,更在欢声笑语中缓解学业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并进。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让每一次锻炼都成为成长的快乐源泉,最大化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价值,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全面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趣味田径;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350
基金资助:

田径教学对初中生至关重要,传统模式难激兴趣。教师应革新教法,引入趣味田径,融合游戏元素,营造愉悦氛围。在笑声与汗水中,学生掌握田径技能,增强体质,激发潜能。这种创新教学不仅让田径课焕发新生,更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一、趣味田径教学法特征

(一)趣味性特征

趣味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田径教学,其独特魅力在于“趣味性”这一核心特质。这一特点精准对接了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兴趣偏好,仿佛磁石般迅速吸引学生目光,点燃他们的参与热忱。在趣味教学的引领下,学生们满怀激情地投身于田径运动,以高度的自我驱动力完成教学任务,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毅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趣味田径中融入的体育游戏,不仅色彩斑斓、形式多样,更蕴含了强烈的竞争元素。这种良性竞争如同一股强劲的动力,持续推动着学生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在游戏的欢声笑语中,田径技能的掌握变得自然而流畅,体育活动的深层价值——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也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广阔舞台上,田径运动不仅是锻炼学生体能、锤炼意志的基石,更是实施趣味教学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们巧妙地融入趣味元素,让田径课堂焕发新生,不再是单调的技能训练,而是一场场充满乐趣与挑战的探索之旅。团队比赛类体育活动,作为趣味教学法中的璀璨明珠,不仅考验着学生的田径技能,更深刻地塑造着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学生们在并肩作战中,学会了倾听与信任,体验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更教会了他们如何在差异中寻求共识,在冲突中促进成长,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应用

(一)利用趣味性游戏,优化体育课前准备活动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往往局限于体操、慢跑等单调形式,这些传统方式虽有其必要性,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甚至因准备不充分而埋下安全隐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将趣味性游戏巧妙融入课前准备环节,成为了一项创新且有效的策略。

以长跑训练为例,教师可以大胆摒弃传统的热身模式,转而设计如“蛇形跑寻宝”这样的趣味游戏。学生们沿着蜿蜒曲折的蛇形路线奔跑,途中还需携带并巧妙运用呼啦圈等器材,最终通过击中目标物来完成任务。这样的设计不仅增添了课前准备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更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热身,有效预防了关节受损和肌肉拉伤等问题的发生。进一步地,课前准备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实现与主课的无缝对接。例如,在短跑训练前,教师可引入“追逐与逃脱”游戏,让学生在快速变换身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反应速度和爆发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对身体的预热,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正式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二)借助多样化体育器材,拓展体育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在实施趣味田径教学法时,体育器材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初中生群体,其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偏好各异,这要求体育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器材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引入多种类型、颜色丰富、配重不同的体育器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这种“量身定制”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此外,体育器材的灵活运用还能为教学活动带来无限可能。海绵垫的柔软保护、跳马的挑战与跨越、标枪的精准投掷……这些器材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工具,更是创造趣味田径活动的灵感源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设计独立或组合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尝试新鲜事物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体育器材的趣味田径教学法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框架,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器材进行多样化的训练,这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将为他们未来的体育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趣味田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成长

初中体育课程中的田径训练,不仅是体质增强的熔炉,更是心理素质锤炼的战场。通过融入趣味性教学,田径训练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闪耀着竞技精神的火花,为素质教育构筑了坚实的基石。教师们应紧跟课程脉搏,贴近学生需求,将趣味田径教学发挥到极致。两人三足的奔跑,不仅是对速度与默契的考验,更是团队协作精神的生动诠释,让学生在欢笑与汗水中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而圆形传球游戏,则是一场智慧与策略的较量。学生们在紧张的传递中学会了责任与信任,每一次成功的传递都是对团队凝聚力的加固,每一次失败则成为反思与进步的契机。这样的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更在无形中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趣味田径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创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化。它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收获了健康、友谊与成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铺设了坚实的道路。

三、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强化田径训练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显著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身体技能,更能在过程中磨砺学生意志,培养其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优良品质。田径场上的每一次努力与坚持,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助力他们全面发展,迎接未来挑战。

参考文献:

[1]何存龙.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3(03):44-46.

[2]燕文军.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智力,2022(33):28-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