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提高对策
​李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东,. 探析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提高对策[J]. 气候变化研究,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2.
摘要: 雷电主要产生于强对流发展的积雨云中,并经常伴有强阵风和暴雨,有的时候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发生雷电的时候,常常会产生物理效应,例如热效应、强电流、强电磁辐射以及强烈的冲击波。它通常会在特别短的时间内引起超强的破坏作用,会对建筑物、化工厂、电子仪器设备、加油站等带来严重危害。怎样加强防雷安全监管,降低雷击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是气象部门的关键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强防雷安全监管的作用,然后分析了当前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提高对策,希望进一步提高基层气象部门的防雷安全监管能力。
关键词: 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作用;能力提高
DOI:10.12721/ccn.2023.157052
基金资助:

引言

随着防雷减灾工作形势的日益严峻,防雷检测市场的参与者越来越多。防雷检测机构资质参差不齐,在检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防雷减灾工作的高效高质量开展。因此,如何开展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尤其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迫切需要提升防雷监督能力。

1.加强防雷安全监管的作用

根据对基本气象数据、重点管控企业数据信息和交通出行道路数据信息、空间信息、雷击灾害等信息的搜集研究,可以揭示雷击灾害的规律性,可以从根源上提升管理水平,清除事故隐患,最终提升雷击灾害应急响应能力,降低人员经济损失。大数据的应用与防雷安全性监督工作,需要与有关安全工作单位协作,全方位搜集雷击灾害有关数据信息,根据监管提升服务目标预警信息能力,优先选择加强中后期管理方法,科学规范购置配备雷电监测设备,提升雷电基本数据采集能力,开发大数据采集研究管理系统软件,及时分析数据。

2.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防雷安全监督体系不完善

基层气象部门现有的防雷安全监督体系无法很好地满足具体的监管需要,人员配备也不能适应监督的有关要求。防雷安全监督组织机构不够健全,防雷技术服务缺乏规范的体系;再者,防雷安全管理方法相对单一,有待加大基层防雷监督管理力度。

2.2防雷安全意识不足

现阶段,部分防雷设备的所有者对防雷的重要性仍旧缺乏深入的认识,对防雷的安全性不太重视,不积极组织企业防雷设备的检测工作,也不配合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防雷安全监管制度的建立以及实施并不到位,导致防雷减灾效果不理想。

2.3防雷执法专业力量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的执法队伍非常薄弱。基层气象防雷行政支付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兼职执法人员,缺乏执法经验。执法人员还不是特别熟悉法律法规的细节,在现场执法过程中也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影响防雷安全执法效果。

3.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能力的对策

3.1利用新技术统计防雷信息

大数据时代,防雷安全监管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云计算技术,根据融合地理信息数据和雷击观测等数据信息,健全数据管理平台。其中,与雷击有关的气象监测方式有两种:直接检测和间接性检测。将雷电探测仪数据信息和天气现场数据信息、大气电场仪数据信息和大中型天气图等直接和间接性监测数据统计在一起,创建完善的基本气候数据库查询,即创建防雷安全教育平台的基础,不但可以得到雷击数据资料,还能够掌握雷暴天气规律性等信息内容。雷击的产生具备非常典型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雷击产生时间和频率不一样。雷击的产生也与气候特征和地面经济活动有相应的关联。防雷安全监管的另一个关键数据资料是防雷重点企业的数据信息。该数据的建成是加强防雷安全全过程监管的前提工作。需要确立管控目标的企业类型和工作范畴,便于能够更好地进行防雷安全监管。

3.2建立档案精准监管

要想做到全面精准监管,就必须有详实的企业名录。通过在全县范围内拉网式全覆盖防雷安全大检查,能够有效梳理汇总全市化工品生产、储存及销售企业名录,列出防雷安全监管重点。对部分没有按程序和要求进行防雷安全检测及隐患整改不及时的企业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防雷安全检查记录台账,督促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自身防雷安全管理水平,推进重点场所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3.3强化防雷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雷电灾害的发生,有必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对纳入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范围的生产经营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在每年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监管名单抄送气象部门,配合气象部门实施防雷安全监督管理。易燃物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防雷安全监督管理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如需气象部门技术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应向气象部门求助。经营单位应当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完善防雷安全责任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作为防雷安全第一责任人,承担本单位的全部防雷责任,积极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清单。要制定精细化的防雷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注重防雷设施的建设以及运行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安全检查,防止发生雷电事故。一旦发现雷击隐患,要及时进行纠正。此外,要加强防雷中介服务机构的防雷安全责任。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服务的机构必须要求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拥有资格证书。与此同时,防雷中介服务机构还应当自觉接受防雷监管部门的管理,依法开展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以及整改意见,并要向地方气象部门或有关监管部门报送相关材料。

3.4加强专业防雷安全执法队伍的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基层防雷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弥补基层防雷执法人员的不足,有必要注重基层气象单位防雷执法人才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行政执法能力强的防雷安全监管队伍。要吸收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进入基层开展工作,进一步充实基层防雷执法队伍,保障防雷安全监管人员的配置。要加强防雷行政执法和防雷技术服务培训,严格防雷执法工作人员资格管理,要将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硬的同志安排到防雷行政执法队伍第一线,不断提升基层防雷执法工作水平。此外,要加强对基层防雷执法过程的监督以及有效指导,不断提高气象防雷执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仪器设备越来越多,油库、气库、化工企业等易燃易爆场所、设备和设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非法交易也在增加。雷击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基层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防雷安全意识,加强防雷安全监管,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提高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静. 提高基层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能力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v.28;No.725(27):68+75.

[2] 刘雪雄. 气象部门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J]. 江西农业, 2020(18):2.

[3] 李雅萍. 基层气象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的思考[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20, 026(012):115-116.

[4] 郭龙飞. 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探析[J]. 科技资讯, 2018, 16(5):2.

[5] 阳艳,阳文亮. 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分析[J]. 南方农业, 2016, 10(11):2.

[6] 单永涛, 崔浩, 吴莹,等. 应用大数据加强防雷安全监管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9(3):5.

[7] 吴长慧, 蒋海琴, 王勇,等.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建议[J]. 安防科技, 2020(036):000.

[8] 谢丽聪, 刘卓宏, 刘伟芳. 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的具体措施[J]. 中国科技纵横, 2015(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