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运用研究
于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于也,.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运用研究[J]. 无线电研究,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66.
摘要:
应急通信主要是指当在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者人为所引发的重大事故时,能够体现应急价值的重要通信系统。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在发生以上情况时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的突发紧急状况会造成大量的损害,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为了保证这些地区的正常通信,加强灾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因此,卫星通信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就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卫星通信应急通信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66
基金资助: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高强度发生,凭借卫星通信技术所出现的网络应急通信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了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保障灾区对外界通信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当重大灾害发生时,针对某一区域当中所出现的与外界通信连接失效,短时间高效率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通信系统,将灾区当中的实时情况快速传递到指挥中心,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灾区人民的人身安全。

一、卫星应急通信的主要特征及应用优势

(一)通信范围覆盖广

卫星通信系统通常由多个卫星组成,不同卫星处于不同的运行轨道、存在相应的连通节点站。卫星在发射到赤道上空后,其本身会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转(周期为24小时),且在运转过程中搜集地面的气候、地形地貌、人员行动等信息,卫星中继站会将接收到的电磁波再放大,传输至另一卫星节点站,由此实现整个地球范围内的发射波覆盖,实现任何地方用户、指挥中心之间的正常通话、信息传递。

(二)不受陆地、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多个卫星节点站构成的卫星网络通信系统,不会受到恶劣天气、地面障碍物阻隔等的影响,三颗或多颗对地卫星在自身覆盖范围内,可以通过卫星波束的发射,与某一区域主体、信息接收机构进行移动终端通话,便于用户在移动情况下与外界形成实时联络。

(三)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速度快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卫星通信系统建设,往往借助于一系列车载宽带终端、背负式终端设备,构建起具有对外通信功能的卫星网络,其在建设过程中耗费的时长非常短,且不受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如地震灾区、高寒山区、沙漠地区等,都可以利用简易的卫星通信设备,实现内部、外部数据信息的即时传递。

二、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的运用优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很多的新型技术得以诞生,其被合理的运用至多个领域,彰显出自身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之处。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其体现出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适当融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近些年,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国家开始重视到通信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需要将卫星通信和应急通信相互结合,使其在这样的领域中彰显出自身的优势和基本的价值。在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的卫星通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进步相对明显,整个通信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的明显。对比于传统的地面通信技术来说,卫星通信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枢纽被合理的设置于外太空,适当的屏蔽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即便是面临着自然灾害的考验,卫星通信的运行也不会受到地球上多种突发事件的干扰,确保通信的过程更加的畅通,达到相对理想的成效。另外,卫星通信具体应用的时候,信号强度相对较强,其相对广阔的范围呈现出来,摆脱了多种限制因素的负面影响,拓宽了相应的覆盖范围,速度较快,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输目的。

三、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一)卫星通信在个人紧急状况中的应用

当前时期,国内很多的区域普及了4G网络与有线电话网络,然而,一些偏远的海洋、沙漠、草原、森林、农村等区域,难以全面地覆盖通信网络, 从而不利于正常进行通信。与此同时,有效传输距离和环境等要素也会影响无线电台,为此,一般仅仅可以使用卫星电话。在生活实际中,经常应用全球星系统电话、海事卫星电话、铱星系统电话等卫星电话,其终端接近GSM手机,应用非常便捷,在危机情况下可以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二)卫星通信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我国经常碰到的一些自然灾害是台风、地震、泥石流,其形成的破坏性非常严重,并且难以有效控制。然而,在形成自然灾害之后,要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尤其是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对于当地的通信设备将会造成灾难式的打击,使得外界难以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而通过对通信基础设备的强化,能够在地震发生之后通过卫星通信快速联系到救灾指挥中心,同时还可以对地震的信息进行实时收集,方便开展后续的救援工作。此外,卫星通信工作还可以对采取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现,通过逐级上报,保障灾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三)卫星通信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在生产生活当中也有一定概率发生职业危险事故以及瘟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就比如在新冠疫情发生的过程当中,根据不同的危险区域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不同区域之间由于存在经济发展差异而导致医疗条件也不尽相同。为此,通信设备的好坏以及通信线路的通畅情况成为了保障疫情控制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还存在地形的限制,导致地面的通信光缆铺设范围有限,不能够做到全国范围的瞬时通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卫星通信来对信息进行传递能够明显提升信息的交流效率。

(四)卫星通信在社会安全事件中的应用

针对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安全事件而言,其中对于居民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事件比如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对于居民的人身安全将会造成极强的威胁,同时还会造成部分的基础设施被破坏。尤其是在广场等开阔地聚集大批人群举办活动时,一旦发生踩踏事件,附近的卫星可以通过卫星图像来对现场的环境开展识别工作,方便救援部门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五)卫星通信在突发话务高峰中的应用

话务高峰往往出现在各种节日或者重大活动时,从而会导致通信网络出现堵塞的情况,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困扰。通常在大型体育赛事或者活动附近都会设置应急的通信车,从而避免出现大量通话请求而造成的网络堵塞。尤其是在像是珠峰攀登的过程当中,通过通信卫星的帮助,攀登者能够将攀登珠峰的实施情况进行转播。对于海拔超过五千米的珠峰而言,通过卫星听信能够让央视高效传输场地的实时情况,从而充分体现通信卫星的巨大通信价值。

(六)卫星通信在煤矿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对于煤矿的应急通信而言,卫星通信技术的最重要的基本任务就在于能够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开展双向工作。煤矿的各个站点的通信系统通常在业务量较少的小站 通信当中应用,在组建网络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各个部分来组成双跳式的链接网站。地调范围的的VSAT组网方案需要在大规模的范围当中应用。根据实际的通信需求,煤矿的应急通信网络可以采用SCPS/TDMA。从而能够顺利实现站点之间的顺利通信工作。而在卫星的通道链当中可以根据实际的业务需求来开展连接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发挥重要的价值,与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共同组成专线连接,从而在地面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保障灾区与外界之间的连接。只有加强好灾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受灾群众。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但却未能及时传播消息,将会对后续的救援措施产生影响。卫星通信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为开展救援活动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卫星通信已经成为了未来应急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不断开展创新工作,来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骆乐,高恒伟,包少彬,张越.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阐述[J]. 电子世界,2021,(03):5-6.

[2]董亮.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 通讯世界,2020,27(04):23-24.

[3]李娜,冯浩然.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及发展探讨[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11):146-1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