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尤宏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尤宏岩,.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摘要: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在猪饲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感染后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病变发生在呼吸道,如果在发现后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就会快速扩散,让区域出现染病的情况。所以,前期的诊断以及后续的治疗,对于饲养来说,都是关键的,不能有疏忽,不然就会面临损失。在常规的饲养中,日常预防也要到位,只有做好预防,才能减少染病。对于该问题,文章将就防控的实际出发,探析该病的特征,简述有效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胸膜炎;诊断治疗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基金资助:

前言:猪的养殖在我国饲养业中,每年的产量均有一定增长,这也让养殖的规模在逐步扩大。这确实有利于发展,但其中也有不小的隐患,例如患病风险。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五大细菌性疫病之一,有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特征。该病的传播,会造成损失,对养猪业构成影响,所以不容忽视。对此,既要做好预防,也要进行有效诊断,在染病后的治疗也要到位。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

1.1临床诊断

由于猪的不同状态下,发病时会表现为不同病程,这与猪年龄、环境等因素均相关,所以我们通常以病程来对其进行区分,以此来完成诊断。在临床上,把病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对于最急性型而言,常表现为突然发病或死亡,体温会升至41摄氏度及以上,心率也会增加。在观察中,处在该病程的猪,表现为抑郁、厌食,且伴随一定的腹泻与呕吐。所以说,在早期发病时,不一定会有呼吸道病状,大多是后期才会显现出来,这有时会阻碍诊断。后期,会出现心力衰竭,耳根、四肢等区域发紫红色,呼吸较为困难。晚期,由于是肺部疾病,所以会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并常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鼻腔和口腔会流出异物。在出现对应病状后,猪一般会在一天到两天内病亡,且很少是个体死亡,多为多只共同死亡。也有部分病例,猪未出现病状,但仍然突然死亡,这要经过化验,才能确定疾病。急性型的病状也大致如此,只是特征较轻,发病到死亡的时间更长,传染性有一定下降。表现同为抑郁、心衰、咳嗽和呼吸困难。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会受条件的影响,让病程有不确定性。因此,会出现同一群体中,不同病程的病猪,这在诊断时要注意,不能统一划分。慢性型并不多见,主要是感染较轻,症状也相对轻微,常见于发病后期。特征为轻度发热或不发热,进食量减少,会时常呆立。会有间歇的咳嗽,呼吸不正常,成长也有异常。病程相对较长,多在一周左右,如果没有治愈,就会加重病情,导致暴毙。

1.2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存在于肺和呼吸道内,肺呈紫红色,肺炎多是双侧性的,并多在肺的心叶、尖叶和膈叶出现病灶,其与正常组织界线分明。最急性死亡的病猪气管、支气管中充满泡沫状、血性粘液及粘膜渗出物,无纤维素性胸膜炎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纤维素性胸膜炎蔓延至整个肺脏.使肺和胸膜粘连。常伴发心包炎,肝、脾肿大,色变暗。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可见硬实肺炎区.病灶硬化或坏死,发病的后期,病猪的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出现发绀,呈紫斑。

1.3诊断

这种病的特点是,不分年龄、性别,均会发病,且六月龄以下的发生频次更高,这或许与抵抗力不足有关。大多的发病,均是急性型的,会有猪突然暴毙,并快速扩散,发病率在50%左右,如果通风条件不好,会更高,且传染更迅速。死亡率根据病程,最急性型多为80%以上,其余在50%以上。该病多见于春夏两季,与气候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决定因素,所以在两季中,诊断多以此为主要方向。如果有环境突变、种群变化、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会导致发病和死亡的增加。病理学诊断,是在猪发病死后,进行解剖与检验,病变基本集中在胸腔,多为胸膜和肺部纤维化、坏死,并由此引发的血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除了死后的剖检,可以取病猪的分泌物作为病料,将其于小牛血清琼脂(50%)上划线培养。然后用葡萄球菌菌落交叉划线,在CO2环境中培养24h。如果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出现了溶血性的小菌落,可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另外,特异性抗原采用荧光抗体法进行检测,也能确诊。对于外部病状,也要做鉴别判断,帮助发现病状。本病要注意对猪肺疫、猪气喘病进行鉴别判断,因为它们的特征相近。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2.1治疗措施

硫酸头孢喹肟对于该病有良好的效果,作用来源自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与灭杀。可使用混悬注射液。混悬注射液属于油性剂,在注射以后病猪局部会形成一个缓释药库,此时药物会在病猪体内逐渐溶解。如药剂的含量为2.5%,可按0.1mL/kg肌注,药效可持续72h以上。此外,也可用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15ml,每日两次注射,持续两日以上。四环素、支原净等也是可用的,应恰当用药,注射前要做好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也可以用中药疗法以清热解毒,消黄清肺为主。可用清瘟败毒散合麻杏石甘汤:生地40g,黄连25g,黄芩30g,丹皮30g,生石膏120g,栀子30g,甘草20g,竹叶60g,水牛角6g,玄参60g,连翘40g,知母40g,赤芍30g,桔梗30g,麻黄15g,杏仁30g,研末服用。

2.2预防措施

除治疗外,还要做好预防,降低发病率。要做好饲养管理,防止由此为源头的传染。平时要加强消毒,保证通风质量,让舍内有优质空气,避免病菌滋生。规避所有应激因素,使其不会导致发病,并维持较好的营养水平,强化对饲料的管理。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2天,应投喂敏感的抗菌药物。可以将新霉素、林肯霉素等抗生素加入饲料中,但要谨慎用药,防止引起不良反应。在恰当的药物预防下,能抑制群体的发病。对于生物安全,也要做好防范与管控,由于这方面的不到位,引起的群体发病是多见的。在进行猪的引进时,要做好检验,避免有带菌的个体进入舍内。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出猪后栏舍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才重新使用。引进的猪要注射育苗,适当使用抗生素,并在引入后,进行适当隔离,然后才能进行混入。疫苗免疫接种,国内外均已有商品化的灭活疫苗用于本病的免疫接种,这能降低发病率,且防止受到外来的传染。一般在5—8周龄时首免,2—3周后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时禁止一针多用,清洗饲喂工具后进行暴晒,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养殖户应对舍内进行定时消杀,且按照制度,以不同的程度进行,保证足够效力,这要一直坚持,不能中断,尤其在春夏季,更要加大力度。当有猪发病后,要立刻进行隔离,并对对应圈舍进行消毒,避免进一步传染。消毒液的种类要多更换,防止出现抗药性,也可适当混用,增强效果。发病猪可用1%火碱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用2d,也可用百毒杀,按说明使用。

结语:在猪的饲养中,为了避免由意外带来的损失,就要做好对各疾病的预防。这在饲养中尤为关键,是产出与效益的保障,也有效降低了风险。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常见传染并,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一旦发病,常呈现为区域性扩散,控制起来相对困难。该病的危害大,所以在饲养时,应当多观察猪的状态,当发现异常时,要尽快联系当地的兽医站,对是否染病做出诊断。眼下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在养殖时,要对症下药,并做好平时的预防,防止发病。

参考文献:

[1]刁秀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农业,2019(07):74-75.

[2]刘美珠.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06):112-1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