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更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塑造。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成为亟待探索的课题。
一、降低初中体育课效率的因素
降低初中体育课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和设施欠缺、课时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或教师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课堂的组织和教学效果,而不充分的运动场地和器械则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同时,体育课的课时安排若过短或与其他学科课时冲突,会导致学生无法充分参与。学生的兴趣不足、课程内容单一以及过于注重竞技成绩也会抑制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健康和安全问题使部分学生因担心受伤而不敢参与,学业压力与课外活动的占用更是减少了他们在体育课上的投入。最后,家长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当家长不重视或不理解体育的重要性时,学生在课外的锻炼也会受到影响。
二、以生为本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借助体育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创新
从目前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学生缺乏兴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喜好,从而在课堂上进行改革,使学生产生对体育产生兴趣。课堂导入是一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教育手段,但长期以来,这一活动主要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尽管在体育课上,热身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间进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进行。本文从对初中生的认识和爱好要求出发,结合运动类游戏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旨在利用游戏来吸引和为他们做准备,从而达到教学前的引导作用。在引入创意设计时,要确保学生对游戏创意的关注程度,作者将会对引入的游戏进行周期性的替换,以便取得较好的引入结果。比如“五角一元”,就是一种很经典的教学游戏,初中生被分成了“五角”和“一元”两个小块,老师说出价钱之后,五分钟内按照金额分组,如果排不上号,或者人数和价钱不一致,就会被取消资格,只剩下五个人获胜。亦或是作者会在原有的热身练习中,加入配乐、改进动作等,使之更具韵律感、趣味,以保证学员在做完前做完后,可以得到更好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享受,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参加活动,为提高课堂导入工作的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教育的创新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是室外教学,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局限,很难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改的教学和自身教学体会的总结,本文提出了在教学形式和环境上不能过分拘束的情况下,以语文、数学等基于教室的学科,同时,也可以把运动教育带入课堂,在室内进行创新性的运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变革。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体育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变革,但其并非不可行,与此相对的是,在体育教育领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实心球”课上,学员们总是不能完全地把握住扔出的要点,导致每一次投球的距离都没有达到标准。作者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其进行思考,并将其引入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进行二次教育。本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铅球竞赛,使同学们能够从竞赛中获得竞争的意识,并对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向同学演示了投实心球时的运动曲线,并将之逐渐拆解,使同学了解到在投掷过程中,各个关节的运动、肌肉的力量状况,从而提高投掷时的技术水平。同时,作者还利用计算机技术向他们演示了在失手情况下的表现,使他们能够及时地找到自己的缺点,并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的成绩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体育教育改革充满了自信。
(三)开展体育竞赛,进行课后训练创新
在初中体育课上,对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至关重要。传统的体育后培训是以老师对课后的学习为前提,通过对课程的回顾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做可以让学员有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老师忽略了他们的懒散,让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自由的时候,很少有学员会去做课外的练习。因此,要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就需要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一些改革,从而产生运动比赛。从体育教学的观点来分析,比赛是学生最经常参与的一项活动,所以从外表上来看,比赛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初中生的竞争意识很强烈,任何比赛都能激起学生的积极参加,这也为课外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实践中,作者将针对不同的课程进行比赛,使每个班级的同学都能参加比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目的。比如,在完成了接力赛之后,作者按照学员的能力将其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安排了男子和女子4x100短距离的接力赛。初中生在这个项目上都展现出了很大的热情,尽管最终的成绩有输有赢,但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他们不但在技术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体会到了速度和热情带来的情绪上的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在教室里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了初中数学的创新性教学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研究,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其身心发展与个性需求。未来,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反思,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推动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又具备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2]陈达喜,戴相荣,赵国荣.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2(25).
[3]陆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3(4).
[4]陈达喜,戴相荣,赵国荣.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当代体育科技,2012(25).
[5] 朱小明.在创新中开展初中体育田径类教学的有效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
[6] 李云涛.创新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7):87,93.
[7] 陈祖辉.如何创新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资讯,2017,15(31):173,175.
[8]李季阳.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J].人文之友,2018 (17).